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三十七章 学宫最后一天(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其实就是陈暮现在在做的事情,也是将来会以泰山学宫作为基点,而辐射到整个大汉的事情。

只是现在由于顾及到一批拥护君权神授,崇尚君主专制观点的大儒,比如郑玄蔡邕这些人,陈暮还一直不敢让新学开始冲击封建制度。

他一直宣传的理念,也只是新学是在为君权服务而已。包括天文望远镜,显微镜这些探索天地的东西,也有意识地进行打压,哪怕玻璃工艺成熟到可以做出完全透明的玻璃,他也不会立即去做。

因为一旦这些探索世界的工具诞生,人们忽然开始对以往的君权神授产生怀疑时,必然会对董仲舒那一套儒学产生质疑,同时郑玄那一批老夫子,也会坚决反对。

到时候由学术引发的动乱可一点不比战乱来得轻松,所以陈暮一直是批着封建的外衣,在偷偷搞科学,他不愿意今日就有什么科技打爆发出现,只希望多年之后,科学在大汉这片土地上有了一定土壤,才慢慢发展起来。

温水煮蛙和春雨润物其实是一个道理,太激进的话反而会引来疾风骤雨,小心翼翼地在夹缝中生存,徐徐图之,埋下科学的种子,静待数十上百年后的发芽,那才是一个长远目光之人能做的事情。

陈暮巡视了学院大部分地方,虽然由于还没有建起理论知识,学院的一切科学技术都处于简单粗暴的创造时代,像是个没头没脑的苍蝇一般乱撞,找不到一个具体的目标。

但至少他们在努力地寻找,而且找这个目标的方向,他们是对的,没有走向弯路,那么未来一切都皆有可能,这个世界需要有这样的一批人存在,才能拥有更加光明,更加广袤的未来天地!

相继又看了儒学院,农学院,天文学院与地理学院诸多地方之后,陈暮最后来到了政学院以及兵学院,这里是他任教的地方,之前他曾经担任这里两个学院的博士。

相比于其它学院,这里每一个路上遇到的学生都不再叫他宫长,而是恭恭敬敬地尊称他为师君,代表了他是他们的老师。

让人们亲眼看看这个世界,远比拿出大道理去苦口婆心地说教管用的多。

将原本已经形成的天圆地方,君权神授的固有思维打破。

告诉人民,告诉百姓,这个世界上没有神。

如果有的话,那么人就是神,以凡人之躯,同样可以做到神明才能做到的事!

思想解放,才是真正的解放。

政学院坐落在泰山脚西侧的一个缓坡上,两侧都是山林,需要拾阶而上才能来到一处连绵宫殿群落内。

顺着台阶进入第一个大殿,然后从右侧花园往里走,沿途遇到学生纷纷向陈暮问好,过了一片树林,抬眼一看,不远处的山腰上有一座凉亭,修了长廊,以及两片房舍。

这里是政学院棋社,泰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十七章 学宫最后一天(完) (第2/3页)

数满人统治多数汉人的朝代,如果引进西方科技,再加上西方思想也很快传播,导致民族主义苏醒,清朝皇帝的帝位绝对不稳,所以哪怕明知科技的好处,也坚决不予理会。

在这一点上,清朝皇帝和日本天皇实施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也造就了新时代来临前期,最为可耻的屈辱与黑暗。

因此一个天文望远镜或许一台蒸汽机都代表不了什么。

但它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大。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