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九章 灵魂拷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座城池以及防御设施,其实早就已经筹备建造,在吕布镇守荡阴之时,就差不多完工。一直到关羽收复荡阴,然后领军北上,想要一举攻破魏郡的时候,发挥出了它应有的作用,将关羽几次进攻打退。

随着袁绍回军,魏郡的军事力量得到增强,关羽不得不撤兵。但同时袁军也开始从防线里出来,慢慢往河内推移,增大战略面积,最远的时候,甚至已经攻破羑(you)里城,打到荡阴城下。

双方就在荡阴与安阳城之间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开激烈的拉锯战,地理位置差不多是后世鹤壁市与安阳市之间这一大片土地,这些地方成了双方战争的中心区。

从战争过程来看,双方互有胜负。都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只是数千兵马之间在平原上游弋时爆发的冲突,战损规模也大多在几百上千人之间而已。

但从结果上来看,关羽的防线一直从快杀到邺都,一路节节败退,丢弃了中间的羑里城,又回到了荡阴城下,可见其已经处于劣势。

赵云解释了一句。

羑里城就是纣王囚禁关押周文王姬昌的地方,从殷周时期到东汉一千多年,这里早就破败了。之前是荡阴的一处乡亭,早年曾经把这里留下来的一些残垣断壁经过简单修葺,成为亭长的亭舍。

后来关羽收复这里之后,就想利用此地特殊的地形,当作敌人进攻荡阴的缓冲城市,与荡阴并列为两座城池,形成掎角之势。

可惜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些被屯田的人,跟奴隶没什么区别,没有自己的私有财产,整日劳作,生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努力付出之后,没有任何回报,仅仅只是让自己饿不死,仅此而已。

所以说不要认为屯田制有多好,只不过在汉末乱世,能有口吃的活下去就很不错了,人不人权以及奴不奴隶的问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而当初洛阳朝廷刚刚确立的时候,司隶也爆发了粮食危机,因此赵云不得不听去韩浩的意见,同样发展屯田制。

只是赵云与曹操的区别在于,曹操是终身农奴制,赵云是让白波军与黑山军进行短期屯田,实质循环交替,如此激发白波军和黑山军的工作效率,让从事屯田制度者看得到希望。

白波军起源于河东白波谷,多为并州流民和河东流民,拥众二三十万,其中老幼妇孺占大多数,在关东军收编白波军之后,关羽挑选其中精锐为一线作战部队,又安置剩余的家属在河内屯田,解决司隶粮食危机。

赵云得知的最后关于前线的消息,还是前日关羽亲自领军出城将袁绍派去城下的兵马杀散,最新消息就不得而知了。

陈暮听闻二哥在前线处于下风,皱着眉头询问赵云道:“子龙,如今袁军现在驻扎于何处?”

“在羑里城以北,包括羑里城皆有,连绵数十里营寨,大军不下十万。”

“我记得羑里城早就已经毁坏了吧。”

“是的,原来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城池已经没有了,吕布在荡阴的时候,袁绍就派人修葺过此地,吕布走之后,前将军收复荡阴,将此地重新铸造为城池,想作为攻打袁军的桥头堡,哪料到城池尚未修好,袁军就攻来,前将军不得不弃城。”

这就是目前朝歌一带,赵云这边的情况。

说完自己这边的情况之后,赵云又向朱儁陈暮说了一下关羽前线那边发生的事情。

自从关羽收复荡阴林虑等地,兵马威逼黎阳、内黄、繁阳一带,离邺都已经不足二百里,这让袁绍大为震惊,因而急忙返回魏郡,于双方边境,也就是后世的安阳市一带,布置大量兵马。

后世很多人以为安阳就是邺城,实际上邺城位于安阳的北面约三十公里,距离上更靠近磁县,因此只能说邺城是在安阳境内,但并不是在原来的旧址上。

由于当时这附近并没有城池,属于一片旷野,且此地离邺城太近,不过一日路程就能兵临邺都城下,所以袁绍干脆在此地,也就是后世的安阳市市区,洹水河畔重新铸造起一座城池,并且大量修筑堡垒、壕沟、营寨等防御设施。

而经过数年屯田之后,按照当初与白波军达成的协议,屯田五年之后,这些田地将成为屯田者的永久土地,因此现在大多数白波军家属都已经不再从事屯田制度,白波军也成为了利益捍卫者。

有些像宋明时期的军镇,军镇当中的士兵家属大规模在边境屯田,几年下来,这些士兵家属将会获得这些田地,士兵为了保护家属和自己的私有财产,就必须和敌人拼命。

等到白波军成为利益捍卫者,新的屯田人员就会变成黑山军,也许有人奇怪,黑山军不是已经投靠了朝廷吗?为什么还会成为朝廷的屯田制农奴?

但我们要知道,黑山军并不是张燕一股。

黑山军起源于河内黑山山脉,这个黑山山脉就是太行山南部的余脉,黄巾之乱时,冀州黄巾在张角破灭后,几乎全都开始往太行山转移,大大小小二三十股势力,分布在整个太行山当中。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什么是屯田制。

所谓的屯田制,实际上就是农奴制,曹操得青州数十万黄巾,让他们种地,然后所得除了保证这些人的基本生存以外,其它全部都要上缴给曹操。

这制度听上去是不是有些耳熟?

什么是大地主呀?

这就是。

这些黄巾余孽从冀州的常山国、中山国、赵国、魏郡、上党皆有分布,一直延续到河内郡,整条太行山里到处都是黑山军。

按照《后汉书》记载,太行山里的黑山军总人口多达百万。

张燕只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拥有将近二三十万人口,兵马拥众七八万之多,虽然投靠朝廷,但还有二十多股势力盘踞在太行山里,并没有投降于洛阳朝廷。

所以河内北面其实一直不太平,常有黑山军南下劫掠百姓,为此关羽派徐晃驻扎在林虑、大号山一带,与那里的黑山军交战,俘虏以及投降的黑山军,精装收编入伍,老弱妇孺家属则安排屯田,取代原来的白波军。

赵云之前是在共县、汲县等地领白波军家属屯田,等到关羽收复林虑荡阴之后,又领黑山军的家属在朝歌屯田,他率领的部下也都是原来的黑山军,总计一万两千人,有部将韩浩、罗平安、李兰,以及原来的黑山军将领陶升,五鹿等,常与黎阳一带袁军作战。

第一百一十九章 灵魂拷问 (第2/3页)

,他此时镇守朝歌,一边让韩浩在朝歌附近屯田养军,一边辐射东面黎阳,以便于从右侧威胁冀州魏郡。

朱儁和陈暮一路走来,在鹿肠山以南地带看到一片荒芜,唯独朝歌附近却是热火朝天,就是因为这里是屯田之所。

实际上赵云率领的兵马也并非洛阳军队当中的精锐,而是一些二线部队和地方守军而已。

历史上对于曹操屯田的评价颇高,认为正是屯田制度解决了北方粮食危机。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