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按照陈暮的设想,早在当初公孙瓒最艰难的时候,他就应该主动出兵,而不是等到这个时候。

当然,这些也都无所谓。

关键是他既然选择了出兵,那陈暮也确实该动用徐荣这步棋了。

在冀州这件事上,陈暮不仅得防着敌人,还得防着盟友,公孙瓒野心勃勃,如果让他占了冀州,对于刘备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利用公孙度就在所难免,但也绝不是要公孙瓒死,他还有他的用处,至少现在还没有到他死的时候。

晃晃脑袋,将脑海里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抹除掉,陈暮将拉拢刘惠和荀谌这两个人的提案先暂时放置在计划里,然后是第二件要考虑的事情——公孙度的问题。

公孙度其实是布局三韩的时候,两个目的当中的其中一个。

为什么布局三韩就不用多说,即便陈暮记得世界地图长什么模样,从亚洲探索美洲大陆,也不可能跨过整个太平洋。

所以一路按图索骥,先韩国日本,然后俄罗斯,穿过白令海峡,抵达阿拉斯加,最后再从美洲大陆的西海岸进入美洲,顺着海岸线一路寻找他需要的一切,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而三韩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同时也是将来夺取日本这座丰富矿石岛的第一步,因此他必须拿下。

“嗯......”

陈暮思索片刻,目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旦刘备成功,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天子刘虞一道诏书,废掉他在辽东的基业,即便公孙度选择抗旨不尊,青州大船随时能进攻辽东。

这股危机感深深地刺痛到了公孙度,因此作为一名只想在辽东称王称霸,对中原地区毫无野心的边缘小诸侯,即便他对中原再没有想法,也只能被迫选择站边,宁愿让袁绍赢,也不能让刘备胜!

并不是他野心勃勃,实在是形势所迫。

所以陈暮早就算到了公孙度会选择怎么样的一个站队方式,以及应对方式。

只是他没有想到,公孙度居然花了那么久的时间才做出决定。

至于公孙度,则属于附带品。

辽东同样发展造船业,历史上公孙度就曾经派出船队,占据了青州的东莱郡,同时东征高句丽,西击乌桓鲜卑,北震扶余,南取三韩。

由此可见他的船队航行范围,同样也是在青州、三韩以及倭国这几个地方。

双方海域重叠,辽东船只打不过青州海军,且因为辽东到朝鲜地区大量的海岛被青州占据,导致公孙度对青州十分忌惮,在这种情况下,公孙度显然会考虑将来刘备获得中原大战胜利的问题。

因为渤海湾已经几乎成为了青州海军的内海,辽东对于其它诸侯来说,就是个偏远的农村。

刘惠......荀谌.......

陈暮不自觉地用手指头在自己的茶水杯里点了些水渍,在桌案上写下了这两个人的名字,盯着看了一会儿。片刻后又忽然警觉,马上擦拭掉。

如果自己身边有袁绍的内应,或许用一出反间计倒也不错。

比如这茶水不是写刘惠和荀谌,写的是许攸和审配......

但恍惚间又觉得自己这样严重的被迫妄想症,根本就没有给袁绍安插内应的机会,倒是颇为可惜。

而对于青州来说,就是咫尺相隔的邻居,船队一夜之间,就可以从莱州湾杀到辽东半岛。

所以只要刘备获得北方霸主的地位,那么他公孙度在辽东根本不可能稳如泰山,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不要忘记,公孙度之所以能称霸辽东,是因为董卓的诏书。

董卓的任命在刘备眼中,估计毫无合法性,诏书跟一张废纸没什么区别。

更何况公孙度本人在董卓任命的辽东太守的基础上,自己给自己加上了辽东侯、平州牧,如此赤裸裸地蔑视朝廷,显然超出了刘备这种人的忍耐。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对峙期与南方再乱 (第2/3页)

备很深,党人们也一直找不到什么机会接触到冀州内部的高层机密,不能给青州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但荀和的信却给了陈暮很大的启发。

也许像党人们这样心向汉室,却不在乎皇帝是谁的士大夫阶层大有人在。

如果袁绍身边的高级谋士当中也有这样的人,或许,还真有可能拉拢得到,从而探知袁军高级内部机密。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