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袁绍缓缓点头,片刻后,站起身,环视一圈,对众人说道:“自桓帝康帝以来,汉室衰弱,四方扰攘,先是宦官酿祸,又是黄巾猖獗,各地盗匪不止,天下群寇肆虐。”

“我出身四世三公袁氏,辅佐大将军铲除宦官,原本以为宦官一除,未来之大汉必是天下安宁,海内平定。却不料董卓进京,挟持天子,祸乱宫闱,不得已我亦只能逃离洛阳,招兵买马举起义旗,匡扶汉室。

“董贼之后,社稷危如累卵,万民生灵涂炭。天下诸侯不服王命,人人称帝,占县为王。天子和陈留王遭遇劫难,文祖公于冀州竖起正统大旗,尊章帝王后裔为天子,本该众望所归。”

“奈何刘备倒行逆施,怂恿刘虞称帝。刘虞虽是光武苗裔,但又如何比得上章帝正统?他登基称帝,实乃大逆不道,王莽之举,不过是甘愿做那刘玄德的傀儡而已。”

说罢,袁绍环伺一圈,一句句谎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脸不红心不跳,就仿佛说得跟真的一样。

而袁绍后来废掉刘陔,该尊洛阳刘虞为皇帝,就是想扭转舆论压力,给自己一口喘息的时间。

当时王芬因为此时,四面树敌,公孙瓒刘备乃至于孙坚曹操那些人,一个个都趁火打劫,为此袁绍也不得不先把刘陔给废掉,换取生存空间。

结果到了他嘴里,就变成了权宜之计,自己摇身一变,从叛逆的奸贼,变成了大汉忠臣,这般诡辩,恐怕即便是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都没有说话,一个个抬起头,静等着袁绍连自己都骗的出色发挥。

“诸公!”

就看到他继续说道:“我虽废刘陔,然不过是权宜之计,无奈之举也。文祖公之大恩,我没齿难忘。公之大业,我亦时刻铭记心头。”

“如今刘备与我,已经是天下最大的两个诸侯。此战谁能胜之,则谁可称霸寰宇,改天换命。”

“然刘备自诩汉室后裔,不过是窃取汉室江山的卑劣之徒。而我则是为了顺奉汉室而战,师出有名,此战,便是为了汉朝二十四代先帝,为了文祖公,为了天下黎民百姓。”

许攸闭上了嘴巴不说话,荀谌被袁绍尊为谋主,但这些年由于弟弟荀彧在青州那边地位渐高,因而让袁绍有些怀疑荀谌会不会叛变投敌,导致荀谌逐渐失去信任,为此荀谌十分恼怒,自此很少再为袁绍献计。

至于审配,如果论起军事能力,他还是有一点水平,可作为谋士他显然不称职。历史上一没有为袁绍献过什么好计策,二来水淹邺城的时候,曹操明牌挖沟渠,他不管不顾,可见水平很一般。

所以到了最后,还是刘惠提了一句:“明公,要不然再等等看。应该再派人立即去一趟魏桥,确定真的是张辽典韦臧霸三人而不是刘备布置的疑兵,以免中了那陈子归的奸计。”

郭图急道:“明公,不能再等下去了。刘备不会放任界桥这边的兵力空虚,魏桥打不破,很快就会把兵力撤回来,到时候我们想攻破刘备,恐怕千难万难。”

“唔。”

袁绍已经是越说越激动,声音越来越大,到了最后,他俯瞰台下,对着众人高声说道:“我欲出兵铲除刘备,消灭洛阳伪帝,光复大汉江山!诸公以为如何?”

“明公之胸怀,宇内无人企及。此为顺应天命,公义之道也!”

郭图第一时间送上了马屁。

其实在座的各位,谁都知道袁绍在胡说八道。

王芬立刘陔这件事,当初是遭到天下人反对的,因为当时刘辩还没死呢,王芬就急吼吼地立新帝,这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决战 (第2/3页)

有怀疑这份公文的真实性,孟岱再蠢也不至于拿个虚假数据来骗他,确定了情况之后,他朗声说道:“看来刘备果然如公则所言,根本没有打算从界桥进攻,而是想从魏桥打开突破口。”

“明公,现在当务之急,就应该立即对界桥发动进攻。刘备的主力见魏桥难以攻破,很有可能立即会北上回来。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那以后想击败刘备就难了。”

郭图立即进言劝谏。

袁绍食指缓缓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咚咚响声,年近五十的他鬓角已经生出白发,精力早已经大不如前,在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他轻声说道:“诸位觉得如何?”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