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并且这支重骑兵从一千人,也增长至两千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精锐,跟着陈暮刘备南征北战多年,普遍年龄都在三十岁上下,正是一名士兵最强悍的时期,爆发出的战力,可力敌万军!

不过虽然玄甲重骑是一个整体,可自从玄甲重骑扩充至两千人以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联合一起作战。因为之前陈暮刘备经常不在一起,导致双方都处于一个分开状态。

而这一次,便是玄甲重骑以一个完全体的形势,展现在袁军面前。且还是刘备亲自带队,由统领许褚跟随,此战便是青州军向世人展现重骑兵的恐怖之战!

“现在在界桥我们有七万兵力,文远部、良弼部俱在。堵住界桥对于我们来说极为有利,这样袁军主力就过不来。而广川这边,再加上修县那边,袁绍分兵极为严重,政令根本不严明,要想分批击败他们,极为容易。”

陈暮继续分析道:“我们先掩护东武城的兵马往后撤,袁绍必定以为我军兵少而继续大肆推进。则趁其三路兵马不能相顾之际,我们西挡袁绍,再北击袁尚,东取郭图,则此战必胜也!”

原本袁尚是打算以投石车掩护,然后大军压境,以攻城云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

刘备缓缓勒住马头,千军万马在旗帜的引领下早已经在减速,身后尘烟浩瀚飘渺,奔腾的气势如洪流一般向着此间冲来。

前面坡下远处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矗立着一座黑色的城池,城池上方,依旧高高飘荡着汉军旗帜。

在城外,黑色的袁军旗帜如森林一般耸立,乌压压一片人海,包围了整座城池。

此刻袁尚和审配在诸多将领的簇拥下来到前方。

“我们先以玄甲重骑和三哥骑兵阻拦,徐徐后撤,让袁绍以为我们在界桥的主力极少,以诱其来攻,等到三路会师,则主力尽出,让陷阵军于界桥拦截袁军过桥兵力,再集中兵力,逐个击破。”

在奔驰半日之后,两千玄甲重骑就已经抵达了界桥北面约一百汉里左右的东武城,此时城外冀州军已经将城池团团包围住,在马背上,陈暮与刘备一边疾驰一边商讨。

他们的身后是上千铁骑发动地动山摇一般的声音,这里光马匹就有四千多匹,一人双马,一马驮骑士,一马则背负着重达上百斤的铠甲马具。

最初玄甲重骑创建的时候仅仅只有一千人,当时并不是以刘备陈暮的护卫军建立,而是被陈暮打造成一支重骑兵。

后来随着战事演变,陈暮刘备时常往返青州洛阳,因而玄甲重骑就担负起护卫他们的任务。

袁绍分三路进攻界桥,第一路自然是他为主的界桥进攻方,第二路则是嫡子袁尚审配率领的南下袁军,第三路则由郭图率领,有崔巨业、史焕、马严等部将。

之所以派袁尚和郭图为主将,也是因为袁绍手下四大将领,颜良文丑高览皆被斩杀,张郃投降,无奈之举。

何况历史上在官渡之战高览张郃进攻曹营的时候,本就是郭图当监军。结果郭图逼迫二人猛攻曹营未果,就向袁绍告状,把二人逼得投降曹操。

因此在袁军当中,审配和郭图应该算是少数能够统军的谋士。只可惜审配的水平勉强二流,至于郭图,水平可以说是不堪入目。

袁军军旗飘动,数万大军排列成方阵,无数攻城器械在往城池缓缓推进,袁绍家底丰厚,这些的器械非常多。比如投石车就多达上百辆,虽不能过于威胁城池,但可威慑城上守军。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 (第2/3页)

率领骑兵拦截修县方向的敌军,务必不能让他们进攻鄃县,因为鄃县此时确实有粮草。

刘备的第一批粮草集中在界桥本营、甘陵以及尖冢、下堡、东赵等乡一带,而第二批粮草已经被荀彧送达平原县,现在分批准备运往甘陵,在鄃县如今存有一百多万石粮草。

倒不是陈暮计算失误,而是这批粮草本身就应该按照预期抵达此处。袁绍发动进攻的时间是无法预测的,所以袁军突袭青州军的粮仓,仅仅只是一个凑巧。

好在陈暮向来狡兔三窟,鄃县虽然有粮草,但却不是主要粮仓,即便是被攻击了,也仅仅只是损失一部分粮食而已。何况青州军的主力其实根本不在魏桥,而是在界桥潜伏,哪怕袁军进攻重要据点,他们也有足够的兵力反击。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