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得了这个喜讯,刘虞像是年轻了十岁,喜气洋洋,一大早就召三公九卿展开朝议,来商量冀州收复之后的善后事宜。

南宫崇德殿,作为议事的大殿,崇德殿比其它宫殿要大得多,刘虞坐在主位上,因为宫殿特殊的设计,使得他说话的时候,如同洪钟大吕一般让在座的公卿们听得清清楚楚。

刘虞看着台下诸多公卿,喜上眉梢,目光看了眼杨彪,微微点头,对台下公卿们说道:“诸位,今日召集大家朝议,是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侍中齐周,自从幽州时就跟随朕左右,陪伴朕多年,劳苦功高,朕想迁他为将作大匠,原来的将作大匠阴修,迁为少府,原来的少府陈暮,改为齐国太傅,诸位以为如何?”

三公九卿里也不都是刘虞的亲信,有些人想要中立,有些人完全是靠资历上来的,正如当初董卓掌权时,不少公卿都巴结他一样,谁掌权就倾向谁,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刘虞昨日只是召集几个核心公卿商议了事情。

杨彪、赵温、种拂、士孙瑞几人已经通了气,知道刘虞想做什么,听到刘虞的话,杨彪首先表态道:“齐周确实多有功劳,臣没有异议。”

听到任命,齐周连忙叩谢道:“多谢陛下。”

原来的将作大匠阴修之前是颍川太守,现在被提为九卿,亦站出来叩谢。

大朝议不像小朝议那样只有几名公卿在,包括三公九卿,以及三独坐的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都应该在此,还有河南尹、公卿副手以及一些侍中、议郎、尚书等皇帝公卿的幕僚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附议。”

“附议。”

几个人都表示同意,其实天子想要罢免谁升迁谁都是一句话的事情,但表面功夫还得做。

齐周的资历确实不太行,去冀州做个冀州刺史肯定没问题,但刘虞是希望他做州牧,扛起整个冀州的权力大旗来。州牧的权力和刺史的权力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二者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要想顺利地把齐周放到冀州去,就得帮他补一下资历,也就是俗称的镀金,仅在九卿之下的将作大匠就是一个很好的镀金位置。

现在涉县这块战略要地到手,滏口陉就到手了一半,且林虑谷的黑山军都已经被陈暮设计招降,也就不需要考虑白陉和滏口陉不能通行的问题,这意味着袁绍与高干退往并州的道路被斩断,战略意义显然要比邯郸战败更大。

因此即便是邯郸之战当中,袁绍选择诈降之计,成功地打退了幽州军,丢了涉县,也远比要打退幽州军和刘备亏得更多。

而就在涉县被拿下的时候,洛阳这边,正在召开朝议。

昨日刘虞得知袁绍已死,袁军投降,破天荒地在宫中设宴,招待了三公九卿们,宴会上他的意思是让刘备和鲜于辅加紧步伐,尽快把邺城攻下,收复整个冀州全境。

这样加上他在幽州的威望,整个冀州和幽州就能够平定,再有青州作为支撑,关中也已经被段煨收复,大汉天下,就只剩下南方与益州。

当两个月将作大匠,等冀州彻底平复,他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至少在资历上也勉勉强强过得去。

而且刘虞这个官职变动当中,也有针对青州集团的一个意思,陈暮作为九卿之一的少府,改为齐国太傅,官职品秩没有下降,因为陈暮还保留着右将军的职务,所以依旧是秩中二千石。

但他人却从朝堂被赶到了地方去,远离了中枢,影响力就差了很多。

因此综合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变动。

刘虞在慢慢地把控权力,将青州集团的势力开始往青州赶,让他们无法将手继续伸向中央。同时控制住冀州与幽州,这样朝廷有了兵源和钱袋子,就会减少对青州的依赖。

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 (第2/3页)

进入并州的壶关,这样就能够把并州拿在手里。

而对于刘备来说,涉县是个重要的战略点,意义就在于刘备还没有把整个冀州攻下,如果他得到涉县,他就能够从林虑谷出兵,往西可进攻并州的潞县,威胁壶关,往东可以偷袭邯郸或者邺城。

所以此时此刻,涉县对于刘备的意义来说更大。因为刘备已经掌控了白陉南麓,又得滏口陉北麓的涉县,他就可以兵分两路,从白陉进入高都,也就是后世的晋城,然后一路北上,过高平、长子、屯留,最后与涉县方向的队伍一起夹击壶关。

壶关的位置是上党通往北面太原郡的重要关隘,只有把壶关拿下,才能北上夺取太原雁门等地,因此历史上曹操从太行陉奇袭壶关,也就是羊肠坂,便是因为当时涉县和白陉都被黑山军或者高干占据,导致他不能从冀州进攻并州。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