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谋伐

〖三国之谋伐〗

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简单来说,就是慢慢瓦解这些西凉诸侯的民心优势。直接强攻会导致羌人反弹,但一步步通过说服那些羌人部落,就能取到好的结果。

虽然看上去把韩遂逼到西凉去是一招蠢棋,可如果没有马腾,自然是一战把韩遂灭掉更加省事。

而有了马腾之后,他们就可以步步紧逼,利用马腾来瓦解韩遂的羌人优势。

同样的。

正因为有马腾,也不能让韩遂死掉。

所以朝廷拉拢马腾,只要能迅速把韩遂身边的羌人势力瓦解掉,那么韩遂在明知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就只能投降朝廷。

有了他们二人,朝廷再想取得西凉,就变得易如反掌。

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槐里到长安城有一百里路,骑马的速度很快,但步兵从早上出发走一天要晚上才到。

夜晚不适合攻城,所以韩遂是打算到长安城城外休息一夜。

但他其实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都被关羽掌控在手中,因此当情报传递过来,敌人已经不足长安城四十里的时候,沮授就来找到了关羽。

“云长,韩遂来了。”

沮授说道。

韩遂一死,马腾在西凉一家独大,朝廷就会过分倚仗马腾的能力。

到时候让他在西凉发展起来,又搞叛乱,烦不胜烦。

因此韩遂马腾的作用其实就是互相牵制,你韩遂有地利和人心,我马腾也有。

朝廷利用马腾牵制韩遂,同样也是在利用韩遂牵制马腾。不让其中任何一家独大,也不让任何一家势力强壮。

而且更重要的是韩遂已经年近六十了,年事已高,精力远不如才四十多岁的马腾。

关羽点点头:“是的,先把他逼出三辅之地,我军先将关中治理恢复之后,再寇略西凉,到时候大军压境,再派马腾说服羌人不襄助于他,韩遂不降也得降。”

历史上韩遂马腾跟羌人都关系极好,韩遂曾经有恩于羌人,在与曹操数次战斗当中,都被击败,每次兵败都躲入羌人部落里,然后大肆招揽羌人卷土重来再与曹操为敌,弄得夏侯渊烦不胜烦,打了数年都没有把西凉打下来。

马腾更不用多说,自己就是羌人女子生下来的,有一半羌人血统。

陈暮熟读二十四史,《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看过数遍,自然记得清楚此事。所以为了不重蹈覆辙,踏上曹操那条打了多年西凉都没有打下来的老路,他就没有打算强攻,而是选择智取。

韩遂马腾的战略说白了就是有根据地民心,在西凉威望很高。如果要对付他们,就得找其他一样在羌人心目当中威望比较高的人,说服羌人不要再和朝廷作对。

“嗯。”

关羽依旧在看书,听到他的话,点点头:“我知道。”

沮授便说道:“韩遂并不知道我们来了,此时他从槐里过来,步兵要两日路程,不若趁机夜袭,一举将其消灭。”

关羽摇摇头:“公与知道在我来之前,四弟是怎么跟我说的吗?”

沮授诧异道:“子归莫非又有对策?”

就算是敌人警惕,长安城也很好打。

因为这座城市实在是太大了,对于城池总长度达25.1公里,平均每段城墙都有四五公里的汉长安城来说,要守卫的地方太多,导致没有五六万以上的大军,几乎不可能把每段城墙都守住。

而韩遂知道段煨只有两万人马,还分了一部分守军在周边各县,城中只有一万多人,守西城就非常勉强,更不用说其它城墙很多地方都因为战乱而毁坏。

所以即便是长安城内的人警觉起来,韩遂也有自信把这座城池拿下,区别可能只是稍微麻烦一点而已。

过沣水之后,韩遂让大军原地休整一夜。

关羽笑道:“不错,他跟我说,韩遂马腾在羌人当中威望极高,若把他们杀死,平定西凉的时候就会很麻烦,容易再引起羌乱。所以尽量是把他们招降,即便此二人并无忠心,但最好是先以雷霆手段镇服住,待收复西凉再做打算。他们若是老实,那就迁至洛阳,若是不老实,就地格杀!”

沮授思索道:“子归已经把目光放到了西凉上,还是那么长远。不过若是不击败韩遂,那我们要怎么处理他们?”

关羽说道:“不是不击败,我军势大,若是夜袭,恐怕会打成歼灭战。韩遂年事已高,乱军当中恐他死于刀兵之下。到时候西凉马腾一家独大,我要么就只能把马腾调走,独自去处理西凉,要么就只能让马腾去,到时候他占据西凉,恐再次反叛,所以韩遂得活着。”

“你的意思是,白天正面击败韩遂,把他逼出三辅之地?”

沮授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三十三章 心肺骤停! (第2/3页)

后世咸阳市一带过渭水,抵达镐县以北。

此处就是后世西安市城西昆明池北面,从槐里出发,过渭河、沣水、潏水,大军只需要两日功夫,就能到长安城下。

韩遂知道镐县也有守军,但懒得搭理,因为长安城才是主要目标,如果先打镐县,反而会惊动长安城里的敌人,到时候让城中敌人警惕就难以攻打了。

当然。

阅读三国之谋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