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新加坡1995

〖重归新加坡1995〗

第262章 紧张得都是汗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等李晓凡接完阿布德电话后,任晓莹对李晓凡的背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董,您在创立这家怡凡公司之前,是干什么的?”

“之前在新加坡一家电子厂打工……”

“可以打听一下您的学历吗?”

“夜大结业。”

李晓凡这么一说,任晓莹愈发来了兴致,好奇道:“李董,那您的英语是在国内学的吗?刚才听您的英语这么流利,专业术语用词用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任晓莹是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立时候入学的,新闻与传播专业85级学员。她是今年年初派驻来的新加坡工作的。

“你好,李董,你的办公室真漂亮啊!”一进入莱佛士坊OUB中心的李晓凡办公室,任晓莹就发出了赞叹。

前面任晓莹例行对李晓凡的采访,像《海峡时报》与《联合早报》的两位记者那样,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因为李晓凡在国内也注册有怡凡工贸有限公司,所以任晓莹的文章切入点计划是从一家在明州的内地企业去硅谷的雅虎网站上打互联网广告,成功引来外贸订单这个角度写的。

采访接近尾声时候,李晓凡接到了一个来自迪拜AFG贸易公司阿布德的电话。阿布德来电是他们公司最近又接了一批太阳镜与微波炉用塑料餐盒等订单,打电话给李晓凡为了砍价,想再要个折扣。看在这批订单金额比较大的份上,最后李晓凡答应在原来报价基础上给予2%的折扣优惠。

第262章 紧张得都是汗 (第2/3页)

去很精干,满不错的……”叶妮娅若有所思道。

练习到早上九点左右,李晓凡就提前离开俱乐部了,早上十点半约了新华社的记者来公司接受采访。

前来采访李晓凡的新华社驻新加坡记者站的这名财经记者叫任晓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当年,人大的新闻专业在国内排名第一。1955年当时的燕京大学新闻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划入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从此,新中国的正规新闻教育事业正式起步,人大的新闻教育事业中占有特别的历史地位。1985年在原新闻系基础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正式成立。

阅读重归新加坡1995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