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新加坡1995

〖重归新加坡1995〗

第325章 捧场的传奇大佬与全美四大银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时中方的人很聪明,很快就把摩根·斯坦利的那一套学得七七八八了……

后来人们客观评价:摩根·斯坦利带来的最大贡献,不仅是为中金建立了完整的投行体系,中金公司从组织架构到薪酬体系,甚至企业文化,都有着摩根·斯坦利的影子,而且为中金甚至是中国资本市场培养了一批骨干金融人才,也让中金变成了中国最专业的国际投行。

时任摩根·斯坦利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约翰·麦克也是一个传奇人物。

摩根·斯坦利公司原是JP****公司中的投资部门。进入1990年代,摩根·斯坦利公司进一步扩张,于1995年收购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则又兼并了西尔斯公司下设的投资银行DeanWitter迪安·威特公司,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迪安·威特公司。

1997年的这个合并使得美

第325章 捧场的传奇大佬与全美四大银行 (第2/3页)

作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投行,中金公司的起点颇高,发起人为前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摩根·斯坦利国际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和香港名力集团等五家赫赫有名的股东,分别持有42.5%,35%,7.5%,7.5%及7.5%的股权。

中金公司的成立破了一个先例。因为当时的中国证监会有规定,合资投行外方不能超过33%,但中金公司成了一个特例:摩根·斯坦利占股比例达到了34.3%,加上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和香港名力集团,整个外方比例超过了50%。

当时,约翰·麦克代表摩根·斯坦利公司,与中金公司其他几位股东代表:时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岐山先生,时任中国经济技术投资和担保公司总裁蒋乐民,时任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副总裁郑国枰,时任香港名力集团董事总经理查懋声等齐聚钓鱼台,举行了隆重的签约仪式。

据说,中金公司成立之后,两大股东摩根·斯坦利和中国建行为了控制权双方合作一直都不是很愉快,但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还是教会了国内的精英们投行规则,据一位曾在中金工作多年的投行人士对记者回忆:中金最初开始出去谈业务时候,都是摩根·斯坦利的人坐在前面主导,而中方坐在后面学习。

阅读重归新加坡1995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