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师

〖大明督师〗

第305章 天下粮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当时的情况是,后金军队攻破了明朝的城镇,抢掠了大量的金银,但这些不能吃喝的金银非但不能增强后金政权的实力,反而因为金银太多,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实力被削弱。

发展遇到问题的晋商们看到了发财的机会。晋商们手里有后金急需的各种物资,而后金手里有大量商人们眼红的金银。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晋商们开始冒着生命风险,违反明朝政府的禁令,向后金走私粮食、火药、金属、盐等物资。后金全部的火药、八成的粮食和超过六成的金属全部由晋商提供。

随着后金的日益强大,对蒙古对朝鲜,对大明展开了连年征战,所需粮食就更多,因此在江南,八大家的商人都要收购大量的粮食,然后运到山东出海。李之秋作为有骨气的国人,坚决不买一粒粮食给晋商,却也受到晋商豢养的江南粮商的集体打压,结果就是,自己的粮行根本就卖不出一石粮食,无数自己家族产出的粮食积压在仓库里,就连周边的百姓的粮食也出现了积压。

而族中一些宿老开始怀疑李之秋的能力,纷纷要求宗族撤换他的粮商职务,另选能够变通的人来取代,李之秋苦苦规劝挣扎,因为他知道,一旦商行脱离自己的掌控,让那些有奶就是娘的人继任,就会毫不犹豫的将粮食卖给晋商,成为放大明鲜血的帮凶。

今日族中宿老开会探讨的便是这个问题,那些宿老在宗族大会上,一致指责李之秋的顽固无能,纷纷要求撤换他商行掌柜的职务,尤其还有宗族里有野心的兄弟在其间推波助澜,更让他的位子岌岌可危,好在族长念在他多年辛苦,力排众议暂时安抚住了宿老,但也是暂时,同时他严令李之秋,必须在秋粮收获之前,将库存里堆积如山的陈粮售卖出去,不然自己也是无能为力。

十万石夏粮啊,那是说卖就卖的出的?那得需要怎么一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吸引这些粮商的不单单是吕汉强开出的糙米一两二钱银子的天价,更有那详细介绍的出产——碳精。

南方的商人都是精明的,天价的粮食是一方面,有头脑的人立刻就被那个从来没出现过的煤精的物件所吸引了,如果真的如报纸上介绍的那样,那这东西再适合南方不过了,抓住了这个商机,将是一个长久的源源不断的巨大利润的。

李之秋,湖州望族嫡系,大地主,更是大粮商,四十岁就辞官不做,操持起整个家族的粮食生意,现在家族的全部生意都在他的管控之下。

不过现在李之秋的粮商生意很不好做,究其原因还是晋商八大家给带来的压力。

晋商历史悠久,在朱元璋的政策下做的风生水起,但万历后期,努尔哈赤背叛明朝在辽东建立后金政权后,晋商们的外贸生意受到了严重打击。因为面对后金的攻击,明朝军队屡战屡败,于是就使用经济战,对后金进行经济封锁。

第305章 天下粮商 (第1/3页)

推荐阅读:

这大明就是广大,虽然西北大旱,但南方却大熟。明初由于政府采取了招抚流亡、放还奴隶、劝课农桑等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全国人口迅速上升。将南方的粮食生产提高了一个大的台阶。因此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当时湖南粮食外运数量相当大,如宣德四年,“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七百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五百多万石,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如安徽的徽州粮食“大半取于江西、湖广稻以足食用也”。

粮食产量的增加,为粮食的商品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粮食生产的增加也就带动了一大批依靠粮食贩运起家的巨大的粮商,而现在,这些粮食大鳄几乎每个人的手里拿着一份崭新的大明新闻,看着上面那明显的吕汉强在平陆收购高价收购粮食的消息,在激动着,筹划着。

阅读大明督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