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师

〖大明督师〗

第353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而赵武灵王施行胡服骑射之后,出现了大型骑兵,这时候,战鼓和旗帜就又有点不好使唤了,因为一旦骑兵发起冲锋之后,转眼就跑出了主将的视线和战鼓能达到的声音传达的极限,尤其隆隆的马蹄声也也压过了战鼓的声音,飞扬的尘土也遮挡住了军旗,因此,如果不是大将亲自带队冲锋,那剩下的,大将在发布冲锋之后的任务就是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喝茶聊天打屁,耐心的等待战争的结果,结果也只有两个,要么胜利了,你去收拾残局打扫战场,要么就是失败了,你赶紧带着你的亲信跑路。

因此从赵武灵王开始,作为骑兵大将死亡率最高,赵武灵王之所以没死在战阵上,是因为据说他有武灵阙九级神功附身(这是我下本书是内容,先打个广告哈)或者吕布岳飞等被冠以无敌勇将的牛人。

因此到后来,大将不亲自上阵了,就只能发明出许多阵形,并且将阵型分小,也就是群越来越小,让心腹爱将去替代主将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53章 (第1/3页)

推荐阅读:

古代,尤其是在春秋战国之前,“阵”同群,也就是说,一阵也就是一群。在那个年代,没有电报手提步话机,一切都要靠领军大将的嗓门决定你的指挥范围,而真正能作战的,就只有你周边你的嗓音达到的范围,至于周围其他士卒就是实实在在打酱油的了。于是才出现两个诸侯国摆开上千辆战车,然后主将声嘶力竭的喊一嗓子,大家一个对冲,然后战争就结束了,因为你想再来一个回合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家阵形乱了,也就这一群人放了羊,你想再将他们吼回来再战的可能性就是没有。

等后来慢慢仗越打越大,只靠嗓门,就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了,于是发明了战鼓和旗帜。

战鼓不单单是为了提升士气,至主要的是指挥战斗,替代主将的嗓子,毕竟一面战鼓的声音要比嗓子的分贝要大的多,而旗帜也不是为看着威武,是因为旗帜要标明主将这一群人的主将的位置在哪里,然后在用旗帜摇动的频率和花样来通知简单的命令。

阅读大明督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