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汉

〖覆汉〗

第十七章 更觉归可喜(7k勉强2合1)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着一定是朝歌关羽与邯郸审配,听闻邺城易主,便驱赶百姓,以图浑水摸鱼,趁机偷城!”回到空荡荡的官寺内,众人甫一落座,郭图便张口就来。

“卫将军不会作出这种事情。”沮授虽然不是颍川人,没有决定权,但作为被袁绍点名要信重挽留之人,话还是说的上的。“天下各路诸侯,待民以宽者,首在卫将军,恐怕是真的自发迁移……”

沮授近乎确定性的判断,立即让原本想说话的辛评、辛毗、荀谌等人不好开口了……他们这些人,立场摆在那里,都是袁氏故吏,都是颍川出身,也是之前劝韩馥投降的主力,大战在即,这时候让他们附和沮授说卫将军如何如何,就很没意思了。

但偏偏他们在邺城也都旅居了一两年,对沮授的才能、智慧是绝对信服的,所以也都不好轻易反驳对方。

“卫将军或许不至于如此失体统,但那个关羽呢?”唯独郭图,被人当面驳斥,又是个区区冀州本地人,不免抗辩起来。“不能是这个关云长独自为之吗?隔着千里之遥,卫将军还能知道此地实情不成?而且在下之前在河内许久,素来知道此人,乃是个骄横武夫,河东一囚徒出身,却敢屡屡驱赶我家主公派往朝歌的军吏,延误讨董大局……”

不过,这两年真正在邺城呆着的人却都知道,其人如此局面早在一年多前便已经决定了。

要知道,当时正值讨董,刘惠和沮授其实是进谏过韩馥的,乃是劝韩文杰亲自提兵向南,以对董卓……但却被韩馥给拒绝了。而从那以后,刘子惠、沮公与二人便再也没有劝过对方,全程冷眼旁观至此。

道理是很简单,冀州这个地方虽然极为富庶、发达,却不是什么形胜之地,更兼卡在两强之中,而乱世当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想要立身,冀州这里的势力唯一出路便是主动打出去!

而韩文杰哪怕当时只能掌握四个郡,也足以称之为天下一等一的诸侯,是有条件出去的!可其人既然选择了龟缩,便注定了是今日这个结局。

后来的那些举措,讲实话,在沮授这些人看来,只是徒增伤亡而已,还不如一开始就跳一家投降呢!也省的今日难堪!

“关云长在朝歌多年,”沮授难得正色。“我等本地人也尽知,其人傲上而悯下,若论爱护百姓,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事发突然,更兼情势不明,城中各方人也是茫然,便只好纷纷聚集起来去寻魏郡太守粟举。而粟举呢,虽然是城中唯一一位两千石,可如今邺城即将易主,袁绍将至未至,韩馥将走未走,又如何好做主?

不过,其人到底是一任两千石,心里如何不懂?便当即伸手一指,将邺城还有周围几座支城中最后一万兵马权责指给了辛评、郭图等一众颍川人……然后自回舍中午休去了。

当然,辛评等人求的就是如此,所以一众颍川士人一边立即下令邺城还有周围污城、九侯城、武城一起闭门谨守,一边又派出哨骑往南面查看局势,好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根本不用这些人去查看,很快就有人主动上门报信来了,有骑士直逼邺城城下,然后临城喊话,说是朝歌百姓闻得朝廷叛逆袁贼即将至魏郡左近,为避兵祸,扶老携幼,准备往赵国而去……还说要邺城城中官吏准备粮食、引水云云。

这话刚开始还没几个人信,但随着哨骑飞马来报,说是北面邯郸忽然派出了数千兵马往南而来,邺城中的颍川众人这才相顾失语,确认了来人是谁。

但怎么说呢?

乱世头两年,正是大浪淘沙之际,两年前,近四十路诸侯讨董,加上董卓本人,还有刘焉、韩遂、马腾这些人,天下割据者何止四十?

然而短短两年内,死的死、亡的亡,败的败、逃的逃,强横者如董卓,文弱者如孔融,无能者如刘岱,善战者如公孙瓒,走运的如韩遂,倒霉的如鲍信……该退场的都退场了。

此时此刻,能剩下来的,无外乎是这么几类。

如士燮、刘焉偏安;如刘表、陶谦能安抚、震慑一州上下;如刘备、曹操、孙坚大部分时间在于依附强者以作缓冲……剩下的,就是公孙珣与二袁了。

而与此同时,早在六月十二日南皮陷落后,冀州牧韩馥便丧失了最后一丝抵抗之意,其人拒绝了长史耿武、治中闵纯等人领最后一万兵据城而守的建议,转而决定接受自己一众颍川故人,也就是辛评、辛毗、荀谌、郭图等人的建议了……正式派出使者,向自己的恩主袁氏中如今最威赫的袁本初请降。

平心而论,韩馥在冀州,似乎已经尽力抵抗了。

一开始面对着最大的威胁公孙珣,其人立即抱上了袁绍的讨董大腿;然后公孙珣西征,袁绍试图强占冀州派出的支援部队,这位韩冀州复又送上了州中名将潘凤去整顿,试图夺回部队;后来袁绍正式大举北上,侵占清河,他也果断撕破脸试图夜袭……

到了建安元年的六月这个时候,其人已经没有了兵马,四个郡的地盘也被侵占的只剩下一个魏郡、半个安平,那么其人无兵无将无官无吏,面对着昔日故主袁绍的十万大军在侧,以及无数颍川故人的劝说,此时投降似乎真的已经是他唯一选择了。

倒也不至于太过苛责!

被曹孙刘三人还有刘表一起打得节节败退,已经失去了半个汝南、一个九江,甚至连南阳都失了几座城的千年奇葩袁公路且不提……公孙珣和袁绍这两个人,却已经实际上沿着整个黄河流域,即将形成了数千里全线对峙的惊悚场面,而且一触即发。

完全可以预见到,双方将会在毫无遮拦的河北平原上,上演一出决定整个华北命运的全面对决!

甚至有些匆忙人都已经因为天时、地理的缘故,而具体看到,以秋后三辅、河北、中原粮食入库为线,袁绍将要先攻,而公孙珣将要后攻,战场必然爆发于邯郸、邺城之间……用公孙大娘的话说,这就好像回合制游戏一样,莫名契合。

而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战事将至,六月下旬,在袁绍即将回军之前,邺城南面的魏郡与河内郡交界处,却忽然有了一大股多达数万人规模的迁移人群,中间甚至还夹杂着旗号严整、队列清晰的数千士卒……且自南往北,正一路不停。

邺城之中,韩馥刚刚送出了自己的印绶,闻得城外是非,却是干脆举家离开官寺,躲入到了昔日中常侍赵忠的旧宅,以此来作推辞。

第十七章 更觉归可喜(7k勉强2合1) (第2/3页)

张颌攻击,又小败了一场。

不过,人尽皆知,当公孙瓒平原战役忽然崩溃之后,这些小胜小败就都无所谓了。

总而言之,公孙瓒个人野心的尝试,到此为止。其人约两年前从一个都尉起家,一年多种便横跨冀、青二州,取下了两州最大的两郡,可能也是河北四州中最大的两郡,却又在与袁绍正式交战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仓促落幕。

也不知道该让人说什么好。

阅读覆汉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