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做明帝

〖我来做明帝〗

第五十四章 二十二日见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武英殿部署完各自的任务后,崇祯下令厂卫去抄家,到偏殿里换一袭青衫直裰,带着方正化在身边护卫。再带着翰林文震孟、黄道周往在城中四处查看情况。

很多原则性的东西都是他定下来的,由孙承宗、李邦华、毕自严补充。他要亲眼看看效果和执行情况。

他不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不会因为建奴的军队打到京城之下搞的心态都崩了!他很清楚,城下不到五万建奴,攻不下有两万多兵防守的京城。

倪元璐被崇祯委以重任,协助李邦华,他推荐同门好友、翰林侍讲学士黄道周来随驾。

校场的标杆上,一连串的挂着用石灰腌制好的脑袋在风中摇摆着。这都是今天上午刚杀的京营里的贪污官吏。

以大明朝官吏的尿性,自前几日昌平兵抵达,进城布防,备战开始,户部、少府大笔的物资发下来,他们怎么可能不贪?你怕不是在开玩笑。

崇祯的应对也很简单:杀头,抄家。贪多少都给老子吐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邦华在城南宣武门外的京营校场设立指挥部。满城的青壮由“顺天府尹”、次辅成基命征召,继而到校场汇聚,由李邦华整编,再做最后的分配。

城中征召来的青壮,主要是两种用途。第一,辅兵。上城头守城,倒金汁、丢滚木等、再听从命令。必要时,会补充到各部之中。

第二,徭役。城中的木石拆除、运送粮草、伤员、做饭、跟着官吏维持秩序等事务。

李邦华在天启年间接任毕自严为天津巡抚。整顿兵备为各镇之首,因功擢升兵部侍郎。

所以,搞军事整备这样的事情对他来说,驾轻就熟。

它看起来是理智的,又看起来是不理智的。

它有内在逻辑,又可以不按常理出牌。

按照建奴用兵的惯例,在二十一日主力抵达京师前,必定要由大军前锋,大约一个牛录(两三百人)试探性攻城。明朝很多城池都是被这种试探性的攻击、吓破胆,攻下来。但此次没有。黄台极在二十一日下午抵达后,立即令正黄旗猛将、开国五大臣费英东之子图赖率部千余人攻城、试探。

按照军事上的看法,在明朝辽镇兵还未抵达京师,关宁铁骑、袁崇焕还未到,他们其实有后顾之忧。以袁崇焕的脾气,即便野战不敌,八成还是会率部冲到京城之下,死战报国。但在二十二日的上午,黄台极毅然决然的发动全军的猛攻!

所以,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局势就是这么个局势。

而且,他自崇祯元年末就是京营提督。京营上下的事情,他早就捋顺。

中午后,崇祯带着几个近臣,近加入的国子监祭酒孔贞运一起到城南的兵营中。

校场被隔开成一个个的区域。青壮依次而来,靠右行走。

有几个从国子监新招募的监生充作的军中吏员不断的高喊:“招募辅兵,三餐管饱,一餐有肉,每日给粮3升,有没有人来?有没有人来?”

密密麻麻正在排队的青壮之中,不时有人心一横,跟着这些吏员走掉。

第五十四章 二十二日见闻 (第2/3页)

形。又分兵为斥候,遮掩战场。

是以,在京师下的建奴兵不满五万人。

战争,就是这样的。它是野蛮的,血腥的。

阅读我来做明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