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春

〖大魏春〗

第三八零章 七十二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若到时地州但有叛落,定要中军驰援,派少了不起作用,派多了,京畿重地又该如何防护?

见如此,李韶也称:既然高肇征蜀能带两万中军,那他开春治理凉州,也需中军镇援。不需两万,一万就行……

元恪也不喝斥打断,就当看戏一样由着他们吵。后来实在看的不耐,随手挑着案几上的奏呈看了起来。

皇帝都这副鸟样,那还吵个屁?

先是高肇闭了嘴,其余几个有力无处使,也只能悻悻做罢。

元恪哼了一声,又一指李韶:“来,告诉朕:治理旧州而已,又不需征伐,要中军做甚?要不然,朕将虎贲、羽林都派给你?”

皇帝怎看不出他只是为了反对高肇而反对,李韶额头隐隐见汗,恭身拜道:“臣不敢!”

元恪又扫视了其余诸人一圈,隐隐冷笑:“尔等是何心思,朕一清二楚:军国大事,怎能夹杂私怨?若司空征蜀不利,乃至大败,各位又能落到什么好处?”

一群人口呼惶恐,连声请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见李承志说着说着,脸上竟露出了狞笑,众人又惊又惧又怒。

有完没完了,感觉不将我等全部吓走,你是不罢休了?

稍静片刻,李承志一声冷喝:“可曾听清楚了?”

众人先是一愣,稍倾,队列中才响起稀稀拉拉的回应:“清楚了!”

不但参差不齐,声音还极小。若非李承志耳尖,早被山风吹飞了。

“不争了?”

皇帝面含怒色,瞪着高肇就骂,“若有两万中军可派,朕何需令你编练新军?就只一万,多一个都无,若是不应,就卸了大将军之任,朕领军亲征……”

已是箭在弦上,高肇怎可能不应?

不然眼看到手的太尉,岂不是就长翅膀飞了?

高肇满脸讪讪:“臣……遵旨!”

今日依旧议的是翌年征蜀及凉州驻兵之事。高肇提议,起兵征蜀,至少需率中军(北魏中央军,职业兵)两万,余者则以新近自各州招募的新兵补充。

但元嘉、元怿、元雍、于忠、李韶、元渊皆有异议。

大魏中军原有二十万,钟离之战一败折损过半,休息近三年,才堪堪补至十万之数。

如今江、淮两地也才只驻四万,另有两万驻于汉中,关中两地。西拒吐谷浑、党项,北慑柔然、高昌。京中就只有四万,还要包括一万虎骑。

高肇张嘴就要带走一半?

看着众兵将脸上的不岔,李承志阴阴一笑:“念尔等初犯,本官今日就不行军法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且尔给尔等记上一笔,等何日罪名累至恕无可恕,再行开刀也不迟……”

五百多士卒都是一脸懵逼。

什么意思,只是回应的慢了一些,脸上露了些不岔而已,竟就够上了死罪?

也有机灵的,猜到应是李承志新近所定的军律。当即就翻开了册子。一条一条寻下去,等快寻到结尾之时,还真发现了这么一条:

调用之际,回令之时,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斩!

正自惊疑,李承志突的开了口。声如洪钟,听在众兵将的耳中,更如惊雷一般:

“军无法不立,法不严无威。某既受命,总军之柄,不从令者必杀之!

一应律令,册中一清二楚,尔等自幼习文,皆是文武双通之辈,想必就不用某絮述了。

全篇只三百余字,记之不难。本官也不为难尔等,就以三日为期。三日后本官亲自检验,错漏一字,便罚一鞭……

若觉记性欠佳,且先算算,你能受的住本官几鞭?故而若不愿记,或觉此令繁复且苛严者,三日后就莫要归营了,自去寻中郎请辞。也省得冤死于本官鞭下……”

竟真的够上了杀头之罪?

李承志,我干你大爷……

……

今日逢三,百官罢朝后,皇帝依常例留三公:元嘉、元怿,高肇,及领军于忠、司州牧元雍、御史中尉王显等议事。

除此外,还有虎贲中郎将元渊、姑臧伯李韶也留了下来。无一例外,皆是知兵之辈。包括元怿与元雍,虽不如余者擅战,但诸加官中不乏军中要职。

第三八零章 七十二斩 (第2/3页)

律,斩……

而如这样的“斩字令”,竟足足有十八条?

无论怎么看,哪一条都未逾越军中令典。但不知为何,以往看那些令典,只觉不过尔尔。如今再看这小册,其中的每一个字,每一道笔画,都如斧钺刀枪悬之于颈,稍有不慎,就会斩于项中。

难道只是因李承志凶名在外,且有生杀予夺之权之故?

阅读大魏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