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知否混日子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一百九十五章 锁厅试-(挖坑)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为了表示对这方便考生的严格,会试考三场,每场三天,其余考生考完一场中间可以出贡院修整,而参加“锁厅试”的考生就没这个福利了,或许是朝廷害怕某些考生知道考官之后,会用什么暗地里的手段贿赂考官,毕竟随着时代发展,参加“锁厅试”的不光有低级非进士出身的官员,还有宗室和勋贵子弟,更有甚者,就如同盛长槐这样身有爵位者,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大宋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举荐征辟的官员特别多,这样做的利弊就不提了,但是呢,征辟或者被举荐的官员,天花板很低,而且在官场有个鄙视链,翰林院出身的瞧不上非翰林出身的,无他,只有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才有拜相的可能性,进士出身的又瞧不起非进士出身的,不光光是因为非进士出身升迁困难,难以升到高位,还有文人相轻这样的原因。

最初,朝廷认为,一些低职位的小官员, 因学历出身不高, 影响仕途, 长年未能升迁, 所以意志消沉。为了鼓励这些人努力进取,让他们有些奔头,所以出台了“锁厅试”这个政策。但对那些考试成绩合格的,只给于升官职,没有给予进士出身的名份。也就是说,考中的只给升级升职位,没有给“进士”的头衔,不承认其学历。不但如此,还规定没考上的,连原来的官职都要撤掉。让其回家好好学习,以后再参加科举考试。这种规定,造成很多现有官员都不敢去参加会试。因为考上了,没有承认是“进士”,只有升点儿职。如果考不上,连饭碗都没了。谁事愿意干呀?除非是因职位低微,早就想辞职不干的人才会去冒这个险。

后来朝廷觉得考试合格不给名份的确不好,所以改了规定:考试合格者,皇帝赐给“进士及第”及第的意思是及格。但那一条考试不及格,落榜者撤职的规定依旧没变。所以,参加进士考试的风险依然存在,报名参加会试的小官员不是很多。

再后来,先帝亲政之后,才废除这条“凡考不取者辄停官”的规定。这样,考试合格者升官,朝廷承认其“进士出身”的高学历。考不中的,不撤官职,不降级别,工资待遇照常。大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样大大地激励小官们勤奋学习,努力备考。

因这部分参加科考的考生,基本上都是有官职在身,如果他们跟正常的考生同榜录用,公平性会受到质疑,至少在外部看来,有官身的考生舞弊的便利性比白身的要大了许多,因此就有了“锁厅试”这样的政策。

第一百九十五章 锁厅试-(挖坑) (第1/3页)

“熙宁十年,始立《宗子试法。凡祖宗袒免亲已受命者,附锁厅试,自袒免以外,得试于国子监。”

延迟一年的春闱开场了,这一次盛长槐倒不像解试的时候那般倒霉,被分配到传说中的臭号里面, 可以这么说,无论怎么抽签,盛长槐都不会分配到臭号,这个和盛长槐是否得宠没任何关系,科举乃是国朝最为公平的抡才大典,又怎么会在明面上有这种暗箱操作表现出来。

之所以不会被分配到臭号,是因为盛长槐会试与正常考生有所不同, 按大宋律令,通过解试之后发解之人参加会试, 如果本就是身有官职者,并不会和白身的读书人争取那有限的名额,而是会参加另外一场科举考试,考题虽然和正常考生的相似,但是却分榜录取,名额也有其定数,并非跟其余白身读书人共享名额。

“锁厅试”,从盛长槐前世的历史来看,开创于北宋,终于南宋,大宋科举每两年或者三年一次, 每次录取的名额有限,这也是进士如此尊贵的原因,但是要统治偌大的疆域,光靠这两年年几百号进士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 更何况三甲进士出身乃是从八品,比后世其他王朝的起点要低多了, 县丞级主簿等职位, 放在后世也属于吏员所属,而在大宋是正儿八经的官职。

阅读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