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从太极拳开始

〖传道从太极拳开始〗

第225章 传道十三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因此这十三传道碑究竟是老子所立还是孔子所立,根本争执不下,但是大家并没有心情打起来,而是迅速找一门最契合自身的功法,开启了修行。

不愧是神人后裔,一个个资质远超凡人。

张角是李弥见识到修行资质远胜神洲界所有人,甚至还在岳飞之上的恐怖存在。

但是在赤县神州,张角的修行资质,其实连前十都排不进去。

幸而张角手中拿着的是李弥精心传授,包含诸般解释和问答的完整版《神霄无量造化经》和《太平要术》,而不是只有功法原本的十三传道碑版,才能在修行速度上压制其他人一筹。

这十三部功法,无论任何一部,都远较赤县神州的修行法高妙,而且高屋建瓴,搭建起了完整的修行体系,远远比现在的成熟。

整个大汉都沸腾了起来。

赤县神州虽然极其广袤,但是由于都是神人后裔,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一日夜行数千里之事非常等闲,因此消息流通的速度非常快。

因此只是短短三年,整个大汉的世家,几乎人手集齐了十三传道碑之上的天降神功,豪强也至少能将附近数州的传道碑上功法记录下来。

这无疑对于大汉是极大的变革。

短短三载,已经从靠灵植堆到近乎金丹的层次,变成了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既然道家不要脸的将十三传道碑归于老子名下,儒家也直接将十三传道碑归于是孔夫子的名下。

毕竟孔子他老人家奉行一个原则:“有教无类”。

如今这十三传道碑,直接耸立在大汉十三州,任何人都可以前去观摩拓印,除了孔子他老人家,还能是谁?

一时间,儒道再起争锋,彼此之间激烈对抗,不过基本都是在打嘴炮。

道家胜在十三道法,都带着或多或少的道门思想,这一点是根本毋庸置疑的;儒家胜在是显学,天下儒士数量远胜道士,而且掌握了舆论,一时间并不落下风。

首先便是道法的大兴。

十三门传道碑上的功法,哪怕是不灭玄功这等修行身体的功法,亦需掌握道门修行理论,更别提诸般符箓之道了,非道士不可能入门。

赤县神州原本几乎被逼上绝路的道家,突然发现时来运转了,第一时间将十三传道碑鼓吹为“老子传道天下”,为道家扩大影响力。

无论是皇室,还是世家豪强,纷纷延请道士上门来解读诸般道法,毕竟全靠自己修行,有很多概念都不懂,跟听天书一般,很难入门。

一时间,道家再入顶流,儒家好不容易迎来的“独尊”地位,再次受到了挑战。

“如今太学已经有许多学子市民聚集,争相拓印,如此妙法,岂能普传?”张让提醒道:“天子当速速封闭太学,隔绝神石!”

“不错,快去!”刘宏恍然大悟。

然而当执金吾带着一众缇绮赶赴太学之时,此地早已经水泄不通,《太极长生经》更是被拓印出了上千份。

虽然执金吾强行封锁了太学,将神石遮掩起来,但是为时已晚,《太极长生经》已经在雒阳城中普遍大范围流传开来。

与此同时,大汉其余十二州亦是如此,如此天降神石,只要以一方布帛盖上,便可瞬间完成拓印,如此快捷方便,根本无法封锁。

儒士们也非常纠结,他们很想抵制这些突然流传天下的修行法,但是他——真香啊!

尤其儒士们一个比一个有文化,修行的速度仅次于道士,远在寻常人之上。

力量是真实存在的,功法是玄妙非凡的。

那么怎么办呢?

很简单,争功。

第225章 传道十三碑 (第2/3页)

十三州传道碑几乎是在一年时间内同时现行在大汉十三州首府,自然第一时间引起了几乎所有大人物的注意力。

“陛下,陛下,天降传道石碑,立于太学之前,其高百丈,上有无数玄妙道文,阐述修行之妙,其名为《太极长生经》,远较皇室传承秘法更为高妙!”

中常侍张让捧着一方蜀锦,其上拓印着完整的《太极长生经》,快步向汉灵帝刘宏走来。

刘宏快速看完《太极长生经》,眼前一亮:“天降如此神石,岂非天佑大汉乎?”

阅读传道从太极拳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