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在江户那些年

〖浪在江户那些年〗

第十八章 岛崎胜太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类似的,还有一个名叫心太的孩子,被会“飞天御剑流”的师傅改名为剑心。

“其实我不是武士出身啦!”

此时,一群人已经坐在了和果子店里吃着团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称”和“名讳”的区分,对于天朝人来说有些懵逼,前者多取“接地气”的岛国风名字,用于日常称呼;后者多取文雅的汉字,用于行文和官方用途,这个区别在后世岛国已经不存在。

对于平民来说,他们一般只有通称。明治以后,姓名规则有官方规范,通称大范围替代了名讳,人们不再有区别。

回到“近藤勇”和“土方岁三”两人身上,“勇”和“岁三”都是通称,而非两人的名讳,前者正式名实际上是“近藤+勇+昌宜”,即近藤昌宜;后者因新选组晋身武士后,正式名是“土方+岁三+义丰”,即土方义丰。

不过,随着明治以后“苗字+通称”的姓名格式被官方确定,“近藤勇”和“土方岁三”的叫法让人觉得理所应当起来,甚至很多岛国人也分不太清古人的正式名了。

至于局长大人现在为什么自称“岛崎胜太昌宜”……其实就是这货觉得叫胜太不够霸气,自己改了通称。

第十八章 岛崎胜太 (第2/3页)

但对于大多是低级武士或浪士来说,已经是不大接触到的东西。

“苗字”又被称为家名,本来是用来区分公家或武家的家族源流,其含义更接近于后世意义上的“姓”,但是属于贵族基层专属,毕竟在这个年代平民是没必要“追根溯源”。待到明治后,岛国颁布《平民苗字必称令》,“苗字”才正式开始发挥现代意义上“姓”的作用。

当然,随着江户经济繁荣,町人们发现没有苗字十分不方面,毕竟两家工匠或商户,可能你叫某某郎,我也叫某某郎;他叫某某介,你也叫某某介,这十分不好区分,于是町人们开始把自己店铺的名称冠在名字前,以做出区分,起到准苗字的功能,被称作“屋号”。

比如说光枝的BOSS,河西屋的利兵卫老板,在交际中可以自称河西利兵卫,对于这种变通,幕府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阅读浪在江户那些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