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出一个盛唐

〖苟出一个盛唐〗

第两百四十六章 开荒之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没有把手伸进军队里,就都在李晔的容忍范围之内。

有唐一代,科举的含金量极高,历次录取人数不超过三十人,初唐之时,政治清明,人才还能来自底层读书人,但中晚唐,科举就越来越不公正了,后来干脆弄出一个门荫入仕,世家子弟连科举这道程序都免了。

考上进士,并不等于高官厚禄,走上人生巅峰。

还要经过吏部、礼部、尚书省、中书省的层层选拔,评定等级,才能出现在天子堂前。

经过的程序越多,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李晔看到朝堂的上官员,姓氏越来越单一的原因。

唐末,基本没有寒门子弟在朝的。

李晔裁撤三省六部,也就省去这些有名无实的东西,如同去年恩科,一律去辅军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适应这个时代。

劳动才是最好的导师。

唐末第一代的藩镇都是英雄豪杰,但第二代大部分都是胡作非为的二世祖。

儿子的出身,也让李晔考虑到了继承人的问题。

皇长子德王李裕无疑是呼声最高的之人,朝中清流和世家也向他靠拢。

李晔不喜欢他身上的儒懦之气,总感觉他像一个被牵着走的傀儡。

其他几个皇子也在妃子的撺掇下上蹿下跳。

包括王师范和崔源照,无一例外。

刘潯被招入骁骑军中,成为都头。

“眼下春耕在即,臣请陛下诏令开荒,凡开荒之土地,皆归开荒者所有,三年内免赋。”赵崇凝谏言道。

不同于盛唐,也不同于后世,现在关中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两百四十六章 开荒之争 (第1/3页)

乾宁三年三月初十,皇子李禔、李祐出生。

李晔原本想弄个响亮的名字,比如李匡胤、李元章之类的,一看就是不得了之人的名字。

后来发现皇子取名早有规则,如皇长子李裕,二子李祤,三子李禊,弄个李匡胤出来反而不伦不类。

再说取个好名不见得就能有多好的兆头,宋武帝小名寄奴,照样气吞万里如虎,后来儿孙名字都响当当,却有好几个畜生。

阅读苟出一个盛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