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出一个盛唐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辽之地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间接的也带动了河北与河东的发展。

金融改革的红利逐渐展现出来,民间成立大量商会,商贸空前活跃。

从北平府向东至营州辽阳府、龙泉府、勃利州,向北至大定府、仪坤州、临潢府,两条商路,宛如两条血管,将三辽之地的资源源源不断送往内地。

会宁州宣慰司高家,在河北广有人望。

高思继回妫州振臂一呼,被裁汰的牙兵牙将像找到了亲爹一样,河北道粗略统计,约有七千户随高思继远赴会宁州。

其创立的高家枪、四季拳也影响至后世。

既然李存孝死了,民间传言高思继为大唐第一好汉。

弹劾的奏章飞入长安。

李晔也感觉当初把高家册封在会宁府有些莽撞了。

高家的发展超过了李晔当初的预料

几乎掏空了妫州一半的人口。

河北道一些受不了唐军约束,也不愿安生过日子的强人,提了半辈子的刀剑,除了砍人,根本就不会别的,也纷纷投附高家,去辽北杀人放火。

会宁州在辽北拔地而起。

立军八千七百人,高家四将有三将在,战力强大。

屡屡横扫北室韦、乌古、生女真部落,抢夺牛羊和女人。

有了人力,辽北也有了勃勃生机。

肥沃的黑土地被开垦出来。

在这个时代,辽北土地上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有力的支撑了辽东、辽西的崛起。

商人总是最先嗅到机会的。

河东、河北、中原的商人纷纷向北,做起了木材、药材、毛皮、牲畜生意。

表现出来的进攻和扩张欲望比郭崇韬还要强烈。

辽西道、辽东道布政使纷纷上书朝廷,参奏高家,长此以往,恐辽北复河朔三镇牙兵之故态。

不过好处也不是没有。

大兴安岭南北的部落为高家声势所慑,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到临潢府报到,主动归化,寻求李嗣源的保护,以避免被高家扫荡。

高思继的确能打,向来受河北人推崇,时人私下评断与飞虎将李存孝不相上下。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辽之地 (第2/3页)

汉人永远不缺开拓精神,更不缺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倭人奴隶的到来,解决了辽北最缺的人力问题。

大量被划为皇庄的黑土地建设成农场,第一批倭人青壮成了农奴。

阅读苟出一个盛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