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第六十六章 郭子兴,你不要过来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么好的事情,谁会拒绝?

而就在大家伙忙碌的时候,有一个老者在田间随意转了几圈,偶尔拿出纸笔,画了两下,然后就离去了。

几天之后,就传出了一整套挖掘水渠的办法。

身为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弄几条引水渠,简直就跟玩似的。

张希孟从贾鲁手里拿到了方案,特别要求,引水渠要优先供应百姓的民田……如果真的遭了大灾,水源紧缺,军屯可以不要收成,民田必须保障灌溉用水。

一句话,在老朱这里,粮食压倒一切!

从军中,到民间,尤其是那些拿到了自己土地的百姓,都迸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情,过年都只休息半天,然后就迫不及待趟着冰冷的河水,去捞河泥肥田了。

朱元璋这边风雨凄凄,可是另一边却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希孟相信,军民鱼水情,把根扎在百姓的心里,才是真正的无敌王师。

所以在方方面面,张希孟都尽量惠民、便民、利民……他的这些主张,全都得到了朱元璋的无条件支持。

纵观整个历史,几百位皇帝当中,朱元璋绝对是最爱护百姓的那个……当然了,也有人说他管这个,管那个,但是他的儿子不也有混蛋的吗?那些藩王作恶怎么算?

还能怎么算?

他是个皇帝啊!

很显然,老朱就是个执行能力超强的人。

从临淮向南,一直到定远,沃野之上,到处有趁着冬天,清理蒿草,挖掘沟渠的队伍。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没有任何人抱怨。

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少部分田赋之外,其他都是军中的财产……大家伙能吃得更饱,余下来的粮食还能养殖猪羊,鸡鸭鹅狗一类,丰富餐桌。

等收获之后,天天吃肉,也不是奢望。

产粮更多,上位就会出钱收购,卖了钱,大家伙在军饷之外,就能领一份津贴。如果在打仗之中,不幸受伤战死,抚恤金也能加倍。

他不是圣人,总不能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吧?事实上老朱也曾经竭力教训儿子们,约束他们的行为,苦口婆心像个老妈子似的,他尽力了!

老朱做得如何,从冯家兄弟的态度就看得出来。

这哥俩在老朱的营中看过之后,彻彻底底,心服口服。他们放弃妙山寨,亲自领着八百人归附过来。

而且在冯家兄弟的带动下,又有几处山寨归附了老朱。

这些人马无一例外,都被要求参与屯田。

第六十六章 郭子兴,你不要过来呀! (第2/3页)

的祖制垃圾,不懂经济财税,还有死板的户籍制度,才让大明朝仅仅活了二百七十六年……

难道把这些祖制废掉,大明就能永远存在吗?

事实上后人认为的弊政,在老朱手上,都是卓有成效,利远大于弊的,因为那些错误漏洞更明显的,危害暴露出来的,早就被老朱一道旨意改掉了。

开国之主不是不会犯错,而是错了能够改正……亡国之君也不是什么措施都是错的,而是八方掣肘之下,根本做不成事,就算是对的事情,也没法落实。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