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愿意追随咱的,留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张希孟呵呵一笑,“孔子曾经向老子求学,孔老夫子拜师尚且可以,站在一起就不行了?似乎说不过去钱唐紧咬牙关,前面的事情,他已经怒火中烧,却是没处发作,也不敢发作。如今又在孔孟圣贤身上做文章,着实忍无可忍。

无论如何,孔夫子乃是万世师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将孔夫子与其他诸子并列,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我,我愿为孔夫子而死!死而无憾!

钱唐慷慨激昂.

张希孟眉头微皱,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这个钱唐似乎还真是干过这种事情。

在原本的历史上,老朱立国之后,曾经瞧着孟子不顺眼,要把孟子从文庙轩出去,结果钱唐冒死进言,阻止老朱并且也说了类似的话,他愿意为圣贤而死,死而无憾!

这一次这帮人中,终于有了反应,

有好几个书生干脆站出来,直接言说,愿意效忠吴王,给吴王做事,不求什么高官厚禄,只要吴王愿意使用,他们就求之不得了。

江西士绅的联盟,到底瓦解了。

兵不血刃,顺理成章。

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置身其中,哪怕是没什么学问,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也能清楚感觉到,

没想到因为张希孟的掺和,这事情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提前了。

终究是道不同啊!

张希孟淡淡道:“还有什么人,觉得此举不妥,不妨一起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希孟说完,再看看其他人,朱家军这边,自然是以赞同居多,可是有一个人却是脸色骤变。

钱唐忍不住向前迈了一大步,“不可!”

张希孟似笑非笑看着他,“如何不可?”

钱唐深吸口气,大声道

“孔孟之道,乃是历代显学,天下读书人,谁人不是孔孟门徒?诸子百家,又有谁能和孔孟相提并论?将孔夫子和孟夫子,与其他诸子并列,如何使得?·

张相公大获全胜。

帮他们打了个大胜仗,从士绅手里,抢来了一大块利益,从今往后,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会大不相同大家伙喜笑颜开,畅想着未来的日子,竟然比打赢了陈友谅还要高兴。

果然,跟陈友谅交锋,只是一道小菜,对付江西士绅,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而这场大戏终于到了最好看的时候。

朱元璋率领则文武重臣,有功将士,马步兵卒,包括钱唐等人,一起驾临白鹿洞书院。

钱唐面色深沉,他当然不太认同张希孟的说法,可现在这么个局面,又岂是他能拒绝的?

“多谢张相抬爱,晚生感激涕零,只是我出来求学多时,还想回家乡看看,同父母说一声,才好做出决定。

张希孟含笑,“这也是情理之中,我会安排人护送的,保证你平安回家。”

钱唐的脸色骤然再变,终究只是低下头,无言以对张希孟这才笑呵呵看向其他人,“我们欢迎所有认同我们主张的有识之士,重开学堂,大兴教化,

科举取士,为国选才,大家伙可不要错失良机啊!

老朱一路走来,只见田连阡陌,山水怡然…老朱都忍不住赞叹,这个书院的位置真是太棒了。

他在书院门口止步,

又向两边看了看,老朱突然道:“张先生,咱记得你说过,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要放在一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咱怎么觉得可以在这里立诸子石像,供学生们瞻仰呢?

张希孟忍不住一笑,行啊,老朱这脑子是真的厉害,前面提到过的事情,竟然这么快就找到了方法。

“臣以为主公提议十分妥当,曾经的白鹿洞书院是天下第一,如今要推陈出新,却是不容易。首先就要有足够的格局,囊括百家,融汇古今,正是气度彰显,十分妥当。

第三百六十七章 愿意追随咱的,留下 (第2/3页)

蒙古人,但是对不起他手下的人,所有的文臣武将,几乎无一例外,都和下面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要对这个体系动刀子,对不起,那就只有身败名裂的份儿。

张希孟自然是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继续循循善诱,“钱唐,令师仙去,的确是士林的损失,

但是我以为你想靠着求学读书,解答心中疑惑,只怕是不行。你还要真正做事,亲身体验,然后才能找出答案,看看到底什么才是对的。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