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九十五章 筹备登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张希孟连连摆手,“主公,可不能这样,虽然臣不相信那些有的没的。可主公还是要体面威严的……”张希孟沉吟了一下,似乎来个主意,“主公,你看这样行不,由于元廷未灭,天下未定……君臣上下,能不能以戎装参加大典?”

“戎装?就是盔甲兵器?”

张希孟点头,“咱们有军中的被服厂,熟练的工匠也多,适当装饰一下就够了,至于群臣,每人先发两套常服也就是了。缺的慢慢想办法,事缓则圆……还有修建城墙皇宫,我的意思是登基大典用到的地方,不妨先修出来,其余的所在稍微缓缓也可以。分期, 分期建设。”

面对这么个馊主意,朱元璋竟然大为赞同,确实不能浪费。

朱元璋又想了想,他苦笑摇头,无可奈何道:“先生,咱说陈友谅是草头天子,要是真这么做了,咱是不是也成了草头天子?这个登基大典,太糊弄事了,怕是也不好吧?”

“幸亏当初听了先生的谏言,果然是获益无穷啊!”老朱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张希孟笑道:“主公,其实办一个大典,不在于花费多少钱,而在于谁愿意来捧场,只要气氛到了,谁又敢小觑主公?”

朱元璋重重吸了口气,凝视着张希孟,“先生有什么妙策?”

“主公不祭祀天地,如何能不敬畏人心?倘若能集合万民之意,恭祝主公登基,比起什么装饰都要体面恢弘!”

老朱似乎有了思路,“先生是说让更多人来劝进?”

张希孟笑道:“主公,咱们也不必搞什么三劝三让的戏码……臣只问主公,如果连蒙古人都能站出来,拥立天子,主公可是天下归心?”

以朱家军目前的情况,封几十位功臣,不在话下,每人两套衣服,就要几百织工,忙活几个月。

而且金陵城还没有这么多高水平的织工。

这还没算更加麻烦的天子服饰,后宫的穿戴……“先生,别的都不说了,光是给咱弄得那个冠冕,就十分繁琐,耗费极大。”

张希孟微微颔首,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天家体面啊!

老朱又叹道:“咱在湖口的时候,缴获了陈友谅的衣冠,咱当时还笑话他是草头天子,现在一琢磨,咱都想把他的那一套穿在身上算了,还能省些钱!”

蒙古!

朱元璋略微沉吟,立刻想到了也先帖木儿等人!

这家伙接受了改造,从战俘营出来,先是开了个兽医店,随后开了牛马行,现在更是贩运货物,听说手下车马过千,还买了好几艘大船。由于运费低廉,准时送达,口碑相当好。感班铿谢读者月票和订阅支持

不只是他,还有许多改造之后的蒙古人,都在应天安居乐业。

确实,如果连他们这些人都能拥戴朱元璋,试问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有说服力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 筹备登基 (第3/3页)

一大堆……朱元璋怎么不愿意在宫里谈?因为要登基称帝,必然要大赏功臣。

这一点老早朱元璋就知道了,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真正操作起来,朱元璋脑袋都大了。

也不说别的,仅仅是公侯穿的衣服,束的玉带,就让人无语……最好的织工,一天织不了三寸,想织出一匹布,少说要大半年。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