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希孟的为臣之道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贾鲁更加无语了,不过想想也是,都是几十万人马,大元朝几乎输光了本钱,大明这边消耗又岂能小了?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几十万人,一蹶不振,秦国不也消停了好些年,默默恢复元气。

差不多规模的战斗,大明的家底儿还真不如彼时的大秦厚实。东南积累的粮食几乎都押上了,马皇后甚至亲自登门,四处筹钱。

风光大胜的背后,是一个伤痕累累,负担沉重的大明。

“张相,这么点粮食,俘虏一旦活不下去,我,我怕会出乱子啊?

贾鲁一听这话,顿时冒出了四个字:开河变钞!

没错,大元朝就是因为这四个字,弄得天下大乱,国破家亡。

结果到了大明这里,要治理黄河,恢复中原民生,依旧是宝钞的问题。

还说不一样,这不是一模一样吗?

“张相,你,你有什么良策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相,按照你这么说,当下就是个死局了?”贾鲁无奈问道。

张希孟摇了摇头,“或许更糟一些,实不相瞒,现在俘虏每天能得到的粮食,只有二两了。”

“二两?”

贾鲁真的惊了,“这,这别说一个大活人了,就算是一只猫,一只鸟也不够啊!”

张希孟点头,“没错,确实如此。”

张希孟轻叹了口气,“良策也谈不上,就是多印宝钞呗!”

“不行!”贾鲁几乎下意识吼了出来,你还真想重蹈覆辙啊!

张希孟微微一笑,“贾公,事情不像你想的那样。宝钞这个东西,固然不能滥发,但是多发却未必是坏事。咱们现在一口气吞下了山东,河南,疆域增加了这么多,商贸往来,恢复民生,处处用钱,适当多发一些,只要控制住节奏,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有个前提。”

“什么前提?”贾鲁依旧犹疑。

张希孟绷着脸,低声道:“那皇后呢?”

贾鲁顿时怔住了,“这,这怎么还有皇后的事儿?而且咱们皇后,那是出了名的贤明,她要是知道中原凋敝,民生艰难。没准还会主动送过来呢!又有什么麻烦?”

“您老有所不知啊!”张希孟道:“为了这一次大战,皇后在应天筹措不少军需物资。尤其是钱款一项,还没正式开战,就借了八百万贯宝钞,到了现在,我估计至少在一千二百万贯以上。她虽然没说,但我也清楚,皇后娘娘指着这些缴获,还利息呢!”

“还利息?”贾鲁瞪大了眼睛。

“没错,本金是还不上了,但是利钱总要给吧?不然的话,朝廷的信用就破产了。咱们苦心维持的宝钞,可就要步大元宝钞的后尘了。”

“前提就是要等着一季庄稼种下去,最好看到了收成。到时候依旧收获,发行宝钞,钱和粮对应起来,问题就不大了。”

听完张希孟的解释,贾鲁气得差点倒仰……你这话说的,就跟说了话似的。

我们是要恢复中原民生,治水种田,急需要一笔钱……然后你跟我说,只要种田收获,有了粮食,就能多发钱了。

你,你这不是废话吗!

要放在几年前,贾鲁都想抽张希孟几个巴掌……无奈这小子官位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多,当世贤相,夫子在世,他还真抽不动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张希孟的为臣之道 (第2/3页)

没法说什么。

“那,那不是还剩下一半吗?我,我不嫌少。”

张希孟更加无奈了,“这一半也有点麻烦,需要说服一个人。”

贾鲁毫不在意,“张相,天底下还有什么人说服不了?你的这张嘴,都能把死人说活了,就算陛下也扛不住啊!这都不是什么事。”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