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放在国家上,就是我们能杀人灭国,却没有这么干……蛮夷是杀人灭国,无所不用其极,华夏是内敛宽宥。

这是我们和蛮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己信吗?

要是能打得过,还低声下气送岁币,那不是有病吗!

别管自己相信不,至少蛮夷是不信的,千秋青史,也是不信的。

钱唐总结到这里,他的答桉竟然呼之欲出了……孔夫子没讲错,孟夫子也没有讲错。儒家学说也不能说错了。

只是历代儒者,尤其是宋代文人,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或者说是最最紧要的前提。

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干,我们选择设立功德营,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一个罪大恶极的犯人,我们可以用尽办法,折磨欺凌,让他生不如死。可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给他过生日,给他酒肉吃,给他尊重,把他视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我们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能做而不做,能蛮夷而华夏,所以我们能收服人心,获得尊重!

让人彻底反省,痛改前非。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能而不做!

儒家是要富国强兵的,儒家是追求大一统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是帮着汉武帝对内处理藩国林立,对外匈奴犯边的要命问题的。

彼时的儒家,是比道家更积极,比法家更温和,更能团结天下人心,集中力量,处理内忧外患,打造出强汉盛世。

如果两汉儒家没有这个本事,也不可能脱颖而出,击败其他各派,成为两千年的官学正统。

但是在某个时刻,情况变了,成为正统的儒者士大夫,渐渐的忘了儒学的根本,忘了家国天下。

觉得官学地位是理所当然,越来越在乎自己,关心自己的利益,失去了家国情怀,从而败坏了儒学,也败坏了天下。

因为只有足够强大,你的道德文章,礼仪典范,才会被蛮夷接受,才会让他们心悦诚服。

试问汉唐给藩国赏赐,藩国会觉得是汉朝唐朝打不过他们,不得已给他们的,是买和平的吗?

显然不会啊!

汉唐有这个国力。

到了宋朝就不行了,不管谁来,必定满载而归……岁币送了一圈,你说大宋是照顾邻居,乐善好施?

时至今日,旧儒已死,新儒当兴。

蓝玉蓝将军对待功德营观音奴的做法,为什么能得到观音奴的认可,从心里感激涕零,发誓改过自新?

道理很简单,因为大明已经击败了大元朝。

他们都是阶下之囚,生死捏在大明的手里。

我们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千刀万剐,乱刃分尸,想怎么炮制就怎么炮制……将女子悉数贬为奴婢,高过车轮的男人都杀了,也是理所当然,毕竟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太子羹 (第2/3页)

孟的文章,张相一直在讲均田,讲民本,讲富国强兵,恢复华夏。不同人从张希孟这里学到了不同的东西,那钱唐学到了什么呢?

两个字:强盛!

别管如何粉饰,讲得怎么天花乱坠。

不够强大,就不配华夏二字。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