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九十五章 弹劾太子的猛士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总不能是长芦盐场亏本卖食盐吧?

有人还煞有介事弄到了从扬州买来的长芦盐,经过一番检验,发现这些盐干净,味足,比起市面的淮盐还要好!

事到如今,没有什么好说了吧?

物美价廉,谁都知道怎么选择,为什么还有人反对?

又到底是什么居心?

这是什么道理?

扬州百姓一面去追寻那几个常平仓的官吏,大家伙请求他们留下来,另外又有人去扬州府衙,直接询问凭什么不让卖?

是什么道理?

更有几个老人主动站出来,要讨个说法。

别的不说,当初陛下还没渡江呢,我们都叫他上位,那时候只要有事,就能去找陛下,陛下不在,张相也在,偶尔还能见到李相公。

面对种种议论,朝中再也没有沉默了。

尤其是中书省的李善长,他早就知道要出事。

自从太子朱标去了北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人一年十斤盐,好几百文,家里头有十几口人,就要五七贯宝钞,属实不少。

毕竟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那么多。

柴米油盐酱醋茶,每一样都要花钱,光是个盐,就占用了这么多,其他的地方怎么办?民生还要不要顾及?

过去大家伙都觉得盐价很贵,降不下来。

现在长芦盐场已经证明了,盐价用不着那么贵,几文钱一斤就可以了。

有什么事情,都能跟他们说!

好容易盐价下来了,还不许我们有点实惠吗?

凭什么不行?

要不要我们去应天,去敲登闻鼓,求见陛下,好好说说这事?

面对扬州百姓的愤怒,府衙撑不住了,立刻撤销了公文,让那几个常平仓的官吏恢复原职。

长芦盐场开始向外面出售食盐了,低价优质的食盐,迅速冲击着食盐市场。

百姓们自然是感到了欢喜鼓舞。

其实算起来,当下老百姓最大的花销,其实就是食盐,粮食能自己种,布匹也能自己纺,男耕女织,不愁吃穿,唯独没法自己弄来食盐。

这也是历代盐铁专营的道理。

现在好容易有了便宜的盐,价钱降了这么多,怎么还不让卖了?

至于出售食盐的问题,他们也是同意的,但是既然是出售食盐,就有盐税的问题,现在还没有确当的办法,所以……不过大家伙不要着急,等有了定论,一定让大家伙买到实惠的盐!

好一番安抚,总算让扬州百姓暂时冷静下来。

可是这一番动静,还是过了大江,传到了应天。

许多报纸也都跟进,开始讨论起盐价的问题。

现在的盐价到底贵还是不贵?

第五百九十五章 弹劾太子的猛士 (第2/3页)

书,在军中杀敌立功,后来到了地方为官,管常平仓。我们做事,一不犯王法,二不害百姓。长芦盐场是准备建立平价盐店的,由于一时来不及,就放在了常平仓出售。为了尽早让大家伙得到实惠,我们就干了。现在丢官罢职,我们也问心无愧!”

“告辞了,回乡种地去了!”

这几个官吏说完,背起行囊,徒步出了扬州,向着定远方向而去。

他们这一番话,也基本把事情说明白了。

阅读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