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太祖爷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零一章 暗流汹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刘承祐怒道:"你可是前唐明宗皇帝朝的登科进士,难道笔力还不如一小小的彰义军?"

范质略作苦笑,诚恳地道:"《讨李守贞檄》当真写得气势磅礴,文采斐然,臣若执笔,自愧不如。"

"退下退下!"刘承祐烦恼地挥挥手,范质揖礼后回到队伍中恭敬侍立。

一众朝臣眼巴巴地望着刘承祐,不知道年轻的官家究竟想怎么做。

李业和**各自低下头闭嘴不言,写文章可是实打实的技术活,他们一个只会唱歌,一个只会溜须拍马,连中书省第一笔杆子范质都接不了的活,他们就更不行了。

"是是!臣一时口误,官家莫怪!郭枢密胸宽似海,切莫放在心上。"李业轻轻扇了扇嘴,假惺惺地朝郭威作揖。

郭威淡淡一笑,抱拳还礼。

冯道收起锦帛,咳嗽两声,慢悠悠地道:"此事想来也不难解释,李守贞叛乱的消息,彰义军肯定要比开封先知道。

史匡威担心朝廷受祭天告文影响,怀疑彰义军的忠诚,惶恐之下遣人将檄文传入开封,一路上大肆宣扬,搞得人尽皆知,目的不外乎表明彰义军的忠心,洗脱与李守贞勾结的嫌疑。"

老成持重的冯道一番分析,朝臣们听来倒也入情入理。

"那...那就依众卿之言,将此檄文以朝廷名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前定难军李彝殷上表告状,又传出史匡威私设盐厂,截留朝廷盐款的消息,刘承祐更是恼怒,已经不止一次跟**商量,如何才能更换彰义军节帅,找个由头将史匡威缉拿问罪。

本来这次李守贞叛乱,祭天告文里提到史匡威,刘承祐就想趁机动一动彰义军。

没想到先有郭威仗义执言,后又有皇叔刘崇献上檄文,绝大部分朝臣都认为不应该追究符彦卿和史匡威的罪过,反而还要下旨嘉奖,搞得刘承祐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迟疑了好一会,刘承祐恼火道:"符彦卿和史匡威的罪责暂且不提,但堂堂朝廷,岂能将一藩镇所发檄文正式颁行成诏令?中书舍人范质,你马上挥毫重新起草一份诏令!"

文臣班列中走出一清癯文士,揖礼道:"启禀官家,臣才薄,若重新起草诏令,只怕还及不上这道檄文...."

冯道又笑道:"不论如何,这篇檄文将李守贞骂得体无完肤,提振我朝军心士气,足以解当下朝廷舆论危局,化被动为主动,史匡威当记一功。

符彦卿能够主动将李守贞写给他的密信上呈朝廷,也足以说明其一番赤诚忠心。老臣以为,官家应该予以嘉奖,安抚人心,同时照此檄文,略作修改,正式颁布讨逆诏书。"

郭威大声道:"臣赞同冯公之言!"

"臣附议!"史弘肇、杨邠和一众文武朝臣纷纷表态。

苏逢吉稍作犹豫,也表态附和。

郭枢密是未卜先知预料到李守贞会反,还是之前与李守贞有过私下书信往来?史匡威究竟给了郭枢密多少好处,让郭枢密这般为他说话?"

郭威虎目微凝,凝如实质的厉芒落在李业身上。

这厮一番话说的可谓诛心至极,言语间竟然影射他有参与李守贞叛乱的嫌疑。

苏逢吉、史弘肇、杨邠几位顾命大臣纷纷皱起眉头,一众朝臣也是面面相觑,一些郭威旧部再度对李业怒目相视。

刘承祐嘴角划过一丝冷笑,很快收敛,假意训斥道:"国舅此言有失妥当。"

李业和**相视一眼,绝大部分朝臣都表态支持,他们也不好得继续唱反调。

毕竟军情如火,开封城有数十万人口,终日封城可不是办法,朝廷必须要尽快拿出应对措施。

发布讨逆诏书和安民告示就是首要关键。

彰义军传出的这道檄文,写的足够好,且是站在藩镇节帅的角度,经过朝廷正式发布,一定能引起轰动,从舆论上予以逆臣李守贞迎头痛击。

刘承祐在沧州时就厌恶史匡威,继位后又有**经常在耳边絮叨彰义军的坏话。

第一百零一章 暗流汹涌 (第2/3页)

,以安民心,振奋士气,向天下人揭露李守贞叛乱的真相。"

刘承祐举棋不定,将目光投向**。

**疑惑道:"檄文若是出自彰义军,为何短短时间内便传入开封?"

李业也阴恻恻地道:"李守贞叛乱的消息不过昨日才送来,怎么彰义军的檄文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难不成,这檄文是郭枢密提前准备好的?

阅读五代第一太祖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