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太祖爷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五十四章 泾州生活小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李从嘉想了想道:“也就是说,先生有把握依靠写文章卖给报社挣钱?”

徐铉忙道:“不只徐某,以小郡王胸中笔墨,也足以胜过这些报社编辑,不妨与某一同写稿。”

李从嘉缩缩脖子,小脸上浮现畏难神色,吞吞吐吐道:“先生知我,向来不擅长赋文,对时政也无高深见解,写写诗词,编排新曲还行....”

徐铉见他眼神躲闪,神情忸怩,无奈苦笑。

这小郡王并非写不出赋文,只是懒得思考懒得动笔罢了。

至于一些粗浅白话刊登的招聘招工讯息,徐铉觉得简直难以入眼。

身为江南名士,与韩熙载齐名的文坛领袖,徐铉对于著作文章看得很重,把撰写文章看作是教化世人的神圣之举。

泾州生活小报上粗浅的文墨,在他看来低劣至极,有辱士人风采。

“语言浅显直白,粗陋不堪,如此文字也敢登报示人,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徐铉一口冷茶灌下肚,毫不掩饰鄙夷之色。

离开改造场还不到十日,李从嘉顿顿吃泰和楼,原本清减几分的脸蛋,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从嘉抹抹嘴角的哈喇子,打着哈欠:“噢~先生想做什么?”

徐铉指着一堆报纸:“某决定做一名撰稿作者,投稿给报社!”

李从嘉眨巴眼道:“先生不是说,泾州生活小报编写得狗屁不通,大多数文章臭不可闻,正经士人绝不会委身于报社?”

徐铉老脸一红,干咳一声,解释道:“小郡王误会了,徐某原本的意思,是说泾州文脉薄弱,尚武之风浓厚,报纸一物虽然新奇,奈何编写之人水平有限。

我等士人,理应倡导天下人偃武修文,壮大文脉,为泾州文坛的崛起做出一点微薄之力。”

“街市之中,都在流传这报社编辑薪酬如何如何之高,备受当地士人追捧。这般粗浅的笔墨也能赚取高薪,若换我来撰写,岂不是易如反掌?”

徐铉疲倦之色一扫而空,双眼迸射亮光。

泾州报社的文案水平如此差劲,让他心里生出一种我上我更行的念头!

可转念一想,如果公开应聘的话,抛头露面太过惹人瞩目,对于他们隐藏身份不利。

徐铉拿起一份报纸,朝版面左下角一个小框看去,那里是一处固定板块,每期都登载着投稿地址以及大概的报酬标准。

有了这几支笔杆子,泾州生活小报的格调瞬间拔高了许多,风雅趣闻与通俗白话共赏,成为老少爷们、妇女大婶茶余饭后谈资的重要来源。

徐铉近日来,一直在研究泾州生活小报,斥资将所有期数买齐,窝在邸舍客房里看了个遍。

很快,熬得双眼布满血丝的徐铉得出一个结论,泾州生活小报刊载的文章,大多数都写得不堪入眼。

说是文章,其实不过是将一些节度府下达的政策、告民书加以解读,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解释出来。

在徐铉看来,这些甚至称不上文章二字。

徐铉沉吟片刻,如果以化名身份投稿给报社,一经选用,将会支付最低一百文钱的报酬,视文章质量和市场反响提高价钱,长期合作者还有更高待遇。

徐铉有些心动了,若能写文章赚钱,岂不正好发挥他的长处?

“砰~”徐铉拍案,嚯地起身,作出决定。

四仰八叉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李从嘉惊醒,坐起身揉眼睛,迷迷糊糊地道:“先生可是要带我出门吃饭?”

徐铉意气风发地笑道:“小郡王,某找到能够挣钱的营生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泾州生活小报 (第2/3页)

宣扬彰义军爱民政策的文章,引来一众好评。

老史整日乐呵呵地拿着报纸,在府里大声诵读,抑扬顿挫的公鸭嗓听得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裴缙虽然是买来的文聘,但底子比起大多数文士要强不少,以河东清叟的笔名,发表过几篇政论文章,反响还不错。

宋参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水平自然是不差的,只不过如今他是朱秀任命的首席助农官,整日奔波于田间地头,忙着钻研农事,抽不出太多时间做文章。

阅读五代第一太祖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