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太祖爷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六十章 为王令温代笔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那老夫就多谢朱侯爷了。”王令温相当没有诚意地抱拳道了声谢。

朱秀笑着客气两句,心里痛骂不止。

这份江南情报总结书写起来可不简单,少说得有几千上万字,没个小半月工夫完成不了。

揽下这份差事,往后可就没时间听曲逛街了。

朱秀暗暗叫苦,想了想,说道:“在下会写一份需要重点了解的消息名录,劳烦王使司安排武德司的弟兄们费心打探,然后在下才能详细汇总各方情况,争取把这份江南

朱秀没有正面回答,笑道:“在下认为舆情掌控乃是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众生曲之所以深得江宁百姓人心,就是因为曲词唱出了普通百姓生活不易、日子艰辛,反应出江南民间的真实情况。

江南水系丰富,稻田众多,却大多掌控在世家大族手里,多数百姓失去田地,沦为佃农,勤劳耕种,却多是养肥了主户,真正进到国家粮库和自家米缸的少之又少。

地主豪族兼并土地,朝廷又无力抑制,长此以往,使得富者田庄绵延,家赀巨万,后代子孙享用不尽,而穷者愈穷,脚下无立锥之地,头无片瓦遮顶,子孙世代为农,难有出头之日。

此种情形若不根治,世道必将大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令温想了想道:“朱侯爷乃饱学之士,隐士高徒,朝堂上谁不知道朱侯爷胸藏韬略,有谋定天下之才,不妨就请朱侯爷代老夫执笔,撰写奏疏上呈官家?”

朱秀愣了愣,王令温捻须含笑。

他娘了个腿,原来这老家伙一开始就打得这个主意,想让自己帮他写这份上呈郭大爷的江南情报书。

“怎么,朱侯爷不愿帮忙?”王令温枯皮脸笑得森寒。

“呵呵~怎会?”朱秀干笑,“王使司身兼重任,事务繁忙,自当由在下来效劳。更何况都是为官家、为我大周办事,分什么彼此嘛!”

故而,在下建议王使司多多关注江南民生,从田制、门阀士族兼并田地、收拢佃户,以及富者贫者生存现状等几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大肆宣扬我朝仁政,挑动民怨,加深江南百姓对唐国不满情绪,一面在适当时机收买州县官吏,拿捏其把柄,等到将来两国边境战事再起,便可以加以利用,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朱秀对江南情报工作大谈特谈,王令温眯眼全程倾听,没有片刻打断。

朱秀说的口干,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清清嗓道:“王使司觉得在下提议如何?”

王令温饶有深意地看着他:“原来朱侯爷早就想好如何在江南布局。”

朱秀笑道:“不瞒王使司,这些都是在下来到江宁两月以来的所思所想。只要配合操弄舆情,江南官僚和百姓之间必将进一步撕裂。

王令温道:“听到过,此曲哀怨,直击人心,备受追捧。”

“呵呵,这首曲子的正是出自在下之手。

当然,作曲另有其人,曲词是在下随手所写的几句短句。”

朱秀微笑,谦虚中带着些许得意。

王令温略显惊异,目光灼灼:“朱侯爷作众生曲,莫非故意为之?”

将来我大周挥军南下,遇上的民间阻力将会小很多。

这些,在下原本想等到回开封,再详细奏明官家。

既然王使司奉旨来到江宁,收罗江南情报,不妨就按照这个思路撰写奏疏,上承官家便可。”

王令温笑了几声,“那王某岂不是有抢功嫌疑?”

朱秀拍着胸脯道:“怎会?王使司千里迢迢赶来救我脱困,我又怎能不表示感激?”

第六十章 为王令温代笔 (第2/3页)

唐国朝廷已经着手安抚百姓,也赦免了一批沦落为奴的战俘家属,还在荆襄之地用垦田落户之策招抚流民,减免当年税赋,平抑粮价....

所以,官家圣明,详细了解江南官场和民间是必要举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王令温老眼微眯:“听朱侯爷口气,想来对此已有研究?”

朱秀笑道:“王使司在这江宁城几日,可有听过各大勾栏瓦肆里传唱的一首曲子,曲名‘众生’?”

阅读五代第一太祖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