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太祖爷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八十一章 忻口恶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史彦超从赤塘关就追击他一路到了这里,那员契丹将领着实狡猾,仗着马匹精良,率领千余骑来去如风,也不跑远,总是停留在史彦超能够追的上的地方。

史彦超是沙场宿将,自然看得出,那员契丹将领在故意引诱他。

追到猩口,此地着实险恶,史彦超也不敢继续深入。

可那契丹将军和麾下千余骑,也像是凭空消失一般,不见踪影。

史彦超倒是没有忘记,临行前朱秀转达陛下嘱托。

何况契丹人诱敌深入的伎俩如此明显,他十分有信心不会中计。

正犹豫着要不要退回唐秣县,突然,副将指着一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军自攻入北汉辖地,军纪严明,对沿途百姓秋毫无犯,河东百姓盛传周主柴荣恩德,无不期盼官军收复河东故土,重新成为中原朝廷治下之民。

进入五月,天气炎热,雨水增多,符彦卿史彦超大军途径阳曲时,遇上牧马河涨水,漂没田地,沿途道路泥泞不堪,严重迟缓行军速度。

契丹骑军南下行动迅速,周军过阳曲时,已经接到赤塘关求援,史彦超和符彦卿一商量,决定由他先率仅有的两千骑轻装简行,增援赤塘关。

史彦超赶到后与契丹兵恶战一场,险胜之,力保赤塘关不失。

契丹兵沿途后撤,史彦超稍作休整,率军追击,路上又小胜几仗。

沉吟了会,史彦超问道:“潘美部到了何处?”

副将回道:“两日前传来消息,跟到唐秣县,现在应该已经朝我们赶来。”

史彦超点点头,沉着脸不说话。

正是因为有潘美率领五千步卒跟随,他才敢一路紧追敌人不放。

二人相约派遣探马联络,确保前后两军不脱节。

身旁,副将建议道。

史彦超摸摸左臂,那里绑着布,隐隐渗出血迹,摸上去疼痛不已。

这处伤是几日前,追击契丹敌军留下的。

射伤他之人是一个英武年轻的契丹将领,不知名讳,但骑射功夫着实犀利。

契丹人是游牧民族,骑射功夫本就出色,那契丹小将的一手射术更是出神入化。

契丹兵一退再退,一直退至猩口,史彦超也追到猩口。

猩口地势险要,右面倚五台山,左面临河,五台山支脉山体从东面很突兀地把这片河谷盆地分割成两半,只在猩口左面靠河处留下一片路口。

这种地势犹如关门打狗,一旦轻易深入,容易被敌人抄了后路。

史彦超到也不敢托大,没有贸然进入猩口,只在唐秣县以北二十余里处安营扎寨,等待后路大军赶到。

五月初七,天色阴沉,正午刚过,大雨倾盆而下。

就在东路符彦卿和史彦超大军进入太原府辖地时,猩州传来紧急军情,数万契丹大军,过雁门关杀奔猩口而来!

契丹统帅,果真就是南院大王耶律挞烈!

柴荣急令符彦卿、史彦超率东路军直奔猩口,堵截契丹大军!

猩口夹在云中河、五台山之间,是一处极其重要的战略要塞,号称太原北门户,只要把契丹兵马堵在猩口之外,契丹人就无法解太原之围。

同时,柴荣亲军和西路王彦超大军,也顺利抵达太原城下,围城四十余里,只围不攻,等候猩口大战结果再决定下一步攻城计划。

史彦超前军仓促间搭成的营寨被大雨冲垮,整片营地被雨水泡满,泥浆水泡至膝盖处。

史彦超下令全军转移到附近高处丘陵,令人气恼的是,才刚一转移营地,大雨就停下了。

史彦超爬上一处乱石坡高处,抹了把脸上雨水汗水,望着天边渐渐透露的阳光,狠狠吐了口唾沫。

这贼老天仿佛跟他开了个玩笑。

“将军,我军干粮所剩不多,又被雨水冲毁一些,只够吃两三日,不如撤回唐秣县,等候卫王大军到来。”

第一百八十一章 忻口恶战 (第2/3页)

半月之后,诸路大军捷报频传。

先是河中节度使王彦超禀奏,汾州防御使董希颜献城投降。

西路大军顺利推进到祁县,沿汾河进入太原盆地,朝着太原城进发。

而后,辽州刺史张汉超也举城投降,符彦卿和史彦超顺利会师,准备先攻榆次县,断北汉兵后路,再西进合围太原。

阅读五代第一太祖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