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一太祖爷

〖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一百九十六章 奉诏整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最妙的是,朱秀提议让曹翰来兼任督军署令。

曹翰可是武德司副使,武德司职权受损,他自然也不乐意。

赵匡胤因为此事,一不小心把曹翰得罪了,让他郁闷不已。

曹翰和朱秀在武德司共事还算和谐默契,来到殿前司,自然也会向着朱秀一些。

二人因为军改争权的初步交锋,朱秀小胜一筹。

隶属于殿前都虞候有内置四班、散直二班。

其余驻扎在开封附近,戍卫京畿的步骑军,初步各置六军,共计十二军,各军皆赐军号,根据平时的训练情况、战绩进行排序,有步军上四军、骑军上四军之称。

排名每半年评换一次,位列靠前者,从主将到军士,各有赏赐加恩,也更有升迁机会。

排名靠后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总的说来,此次改革共分三大方面。

第一,构建殿前司完整军司衙门运行体制,彷照侍卫司设置,但又精简了不少衙署。

譬如侍卫司独有的侍卫司狱,就是一大特殊军狱,但职权范围可不仅仅限制在军中将领都校,就连文武百官,名义上都有问责下狱权。

侍卫司权重时,侍卫司狱可是令人闻名丧胆的所在。

颇有几分锦衣卫诏狱的意思。

第二大方面,就是把臃肿的侍卫司进行切割重组,挑选精壮充入殿前司。

殿前司初步设置殿前诸班,加上御龙诸直共计二万余人。

诸班直就是殿前司下辖的皇城禁卫,平时负责戍卫宫禁,战时也可以外带野战军进行征战。

其中,直接隶属于殿前都点检的有内殿直左右四班、外殿直左右四班。

隶属于殿前都指挥使的有殿前指挥使左右二班,散员左右四班。

二是类似的军狱如果成立,势必挤压武德司的职权空间。

武德司本就是干的刺探情报、监察百官的差事,下设一座大狱,专门用来关押要犯和涉嫌谋逆的官员臣子。

武德司直接听命皇帝,不受法司干预,这也是武德司令人忌惮之处。

赵匡胤想在殿前司设置军狱,明摆着是想借机扩大职权,抢占武德司的差事。

身为武德使,朱秀当然要制止。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柴荣决定不在殿前司设置类似军狱,按照朱秀的建议,设置一处督军署,用来监管殿前诸班直、诸军,但凡涉及军务的器械、粮草、甲胃、马匹、屯田,督军署都可以监察。

禁军在外征战时,督军署也负责监军职责。

职权范围严格限制在殿前司,不涉及朝臣。

侍卫司狱,同样按照这个办法进行改建。

首任督军署署令,由武德司副使曹翰兼任。

赵匡胤看过后,也颇觉惊疑,只能用朱秀为此也做出充分准备来回答。

他们哪里知道,朱秀提交的方案,本就是按照历史上赵匡胤实际操作中一系列安排来写的。

赵匡胤把自己的想法写成条呈,自然也大差不差。

方案定下,召集宰臣只是通个气,让各大重臣通力配合,确保此次军改顺利进行。

这次改革虽说触动不少既得利益者,但因为有柴荣作为最高统治者极力推行,早已有言在先,凡是阻碍军改者一律问罪,故而也极少有人敢阳奉阴违。

柴荣对此安排颇为满意。

原本按照赵匡胤的意思,是要在殿前司同样设置一座牢狱,名为军狱,实则有问责百官的权力。

朱秀极力反对,张永德也认为不妥,柴荣再三考量后决定作罢。

朱秀反对,有公私两方面考虑。

一是侍卫司狱恶名在外,受到百官厌恶,殿前司刚刚成立,朱秀可不想成为百官的眼中钉。

第一百九十六章 奉诏整军 (第1/3页)

禁军改制方案,早在朝会召开之前,柴荣就命朱秀和赵匡胤各自提交了一份。

柴荣看过以后,对两份方案都非常满意,后阁商议那日,拿出两份方案,交由重臣充分讨论,稍加修改后照此执行。

其实两份方案大同小异,柴荣为此很高兴,认为让朱秀和赵匡胤搭档负责禁军改制的决定完全正确。

毕竟两个人之前没有通过气,各自提交的方案却惊人地相彷。

阅读五代第一太祖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