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风云

〖北朝风云〗

第十四章 桃花坞(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第十四章 桃花坞(三) (第1/3页)

李辰从未想到过自己穿越以后在这个新世界里这么快就拥有了一幢属于自己的房子。这可不是前世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还只有七十年“使用权”的火柴盒式的公寓房。这是拥有自家小院,自家土地,可以传及子孙的真真实实的房子,放在前世,这个叫“别墅”,那可是要花大价钱嘀。虽说这房子只是土坯的,屋顶也只是铺了茅草,各种条件也远远赶不上后世,李辰还是满心欢喜。所以当花贵说乡亲们要给自己盖房子的时候,李辰稍一犹豫也就答应了。因为自己一个大男人住在花贵家实在不怎么方便,将就几天也还罢了,时间一长肯定不行的。花贵要将自家的院子让了一半给李辰盖房,可相邻的乡亲却怎么也不同意,最后只好一家让了一些,中间空出一块地给李辰。到了起房子的那天,全寨子的乡亲们都赶来帮忙。淳朴善良的村民们觉得李郎君给大伙儿看了病,就得知恩图报,所以全都干得分外卖力。大家在院子里平出一块地,垫土夯实,形成一个略高于地面的土台,这就是屋子的地基。黄土掺上适量的水,拌入秸秆,就是建房子的主要材料。这里掺水的比例是关键,水多了也不行,水少了也不行。将两根修得笔直的圆木中间间隔有尺许的距离固定在地上,堵住两头。然后中间填满拌好的黄土,用大木槌紧紧夯实。之后,在两根圆木上再加上两根,再倒土,再夯实,就这样层层向上,很快房子的四面墙体就成了形。装上圆木的屋脊和檩子,再铺上厚厚的茅草,李辰的新屋便大功告成了。在整个建屋的过程中,李辰几乎没有插手的机会。只要他一伸手想干些什么,就会有人过来说,“李郎君你且歇歇,让我来做就好了。”然后不容分说地将他手中的活计抢走了。这些纯朴善良的村民,也许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在内心却铭刻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伦理。乡亲们分工明确,合作无间,整个工程进行的极富效率。李辰眼见新屋即将落成,提了一个要求,能不能在屋子里盘一个炕?李辰这几日睡在地上,薄薄的被褥已经无法抵挡秋日的凉意,想到将要来到的寒冬,李辰不觉有点发愁。那时的人们还是席地而卧,冬日里也只能用炭火取暖。身为南方人的李辰,从心里畏惧北方的严寒,他必须为自己在北方的第一个冬天早做准备。他想到在北方农村旅游时见过的土炕,便琢磨自己也建上一个。“炕?”乡亲们全都愣住了。他们还从没听说谁家盖房子要盘炕的说法。花贵有点尴尬地对李辰说,“李兄弟,我们这里冬天不甚寒冷,屋里有一火盆足矣。只有北方奇寒之地,才听说用火炕。”“真的吗?”李辰不禁心中疑惑。在他印象当中甘肃这地方冬天应该很冷才对,听说黄河冬天还会结冰,不是还有个词叫“凌汛”吗?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其实李辰自己也记错了,凌汛发生在更北的地方,这段黄河冬季是不结冰的。疑惑归疑惑,身为南方人的李辰出于对冬季寒冷的畏惧,还是坚持要建个炕。淳朴的乡亲们见说服不了李辰,也就很快动手干了起来。不就是一个炕嘛,那又算得了什么,再麻烦的事只要李郎君开口,也就不算什么,更何况砌个炕本身也真没那么麻烦。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永远不能被低估的,乡亲们虽说没盘过炕,但是听李辰说了个大概,立刻举一反三地悟出了门道,很快一个李辰想像当中的土炕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那活干得麻光水溜的。李辰点了一把秸秆,塞入灶口,不一会儿,烟囱里就冒出一缕青烟。李辰摸了摸炕面,热气正慢慢地从泥土里渗透出来,看起来效果还不错。李辰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有了信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个无比正确的决定。孝顺的刘大郎见这炕不错,寻思着自己的老娘年纪大了,身子骨弱,捱不得冻,便照样子自家也建了一个。这一来寨子里家里有老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阅读北朝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