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风云

〖北朝风云〗

第一百零四章 天道在民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下官确曾一游。”

就见念贤捻着颌下花白的胡须,看着李辰慢慢道,

“纪将军忠义无双,可昭日月,今为神祗,则庇佑一方安宁。这是我们做臣子的榜样啊。”

李辰听他话里有话,便揖手道,

“下官愚钝,还请大将军不吝赐教。”

念贤盯着李辰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如刀似剑,似乎要将李辰的内心看穿。念贤乃是成名已久的宿将,积威之下,李辰顿时感觉到莫大的压力。但李辰也不是白给的,他毫不示弱地回视念贤,目光平静如水。

两人互视的时间极短,两人却都已经感受到了对方心中的强硬。念贤率先避开李辰的目光,就听见他朗声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故为臣子者,忠义乃心之本也。今天下纷乱,纲常葺废,吾等身为人臣,更当事上以忠,秉行忠义,整顿纲纪,澄清宇内,还天下太平。不知李金城以为然否?”李辰这时已经完全明白念贤今天执著地非要见自己一面的原因了。看来虽然自己娶了迦罗,但对方仍是没有放弃要将自己拉到帝党一边的打算。见李辰沉吟不语,念贤觉得自己刚才一番话起了效果。他向长安方向一揖手,压低嗓音道,“贤离长安之时,主上曾托某言于李金城,若得阁下相助,得以清理朝廊,重持国柄。主上不吝王爵之赏,天家贵女任君延聘,中外兵事唯君决之。”李辰虽然对对方的拉拢有所准备,但是念贤说出的条件之优渥,也不由让他觉得心中一震。封王、尚公主、掌天下兵权!这无疑已经是那个时代人臣所能达到的顶峰了,这对任何一个有雄心的男人来说都是无法抵御的**。李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辰如实答道,

“秦州果然山河形胜之地,不愧陇右雄城,关中门户。更兼百姓淳良好客,颇有古风。”

念贤眉毛一扬,又问道,

“不知李金城可曾到汉忠烈纪将军祠一游?”

李辰将手中的酒杯放回面前的漆案上,面向念贤点头道,

第一百零四章 天道在民 (第2/3页)

丽的橙红,而背阴的那面却呈现出一种如同水洗过的凝重的蓝灰色。城墙、房屋、街道,乃至整个城市光影浮动,色彩斑斓。登高望远,但见满城草色烟光,垂柳画巷,寒鸦天外,重城如山。陇上风光,自有一番雄浑沉穆的特别味道。念贤和李辰一老一少两位重臣并肩而立,眼望着窗外无边美景,饶是二人久历沙场,心念如铁,此时也不禁心驰目眩。良久,方听见念贤轻轻叹道,“江山如画,而自人生几何?”

念贤随后引李辰入座,两人谦让一番,最后抗礼对坐。这时酒家的主人战战兢兢地给二人上了酒菜,然后俯首而退。念贤举杯向李辰道,“仓促之间,简陋成席,失礼之处,还祈海涵。仅以此杯,为李金城洗程且壮行。”李辰捧杯躬身道,“不敢。请以此杯为大将军寿!”念贤笑道,“那就同饮吧!”二人举饮后,李辰起身为念贤满酒。念贤道谢后随口问道,“余尝闻李金城乃是长于泰西之地,后归于中土,不知然否?”李辰心里最痛恨别人问他这个,因为每次他都必须要撒谎来掩饰自己的来历。但既然念贤今天问起,他也只好将那个重复了无数遍的自己举家从泰西归来,然后流落金城的谎话又重新说了一遍。念贤听了点头叹息道,“被发左衽之地,犹有忠义乎?李金城久居于狄夷之地,仍心慕华夏,不远万里归来,诚谓壮矣!”李辰正色道,“华夷之辩,非为地域,而为礼义也。夫华夏者,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冕服华章谓之华。故华夏之谓者,乃上国礼仪之邦也。故不论身居何地,如外遵华夏之仪,束发右衽;内怀圣贤之学,仁义礼智忠孝节义,则皆为华夏之民,所立之国,亦为华夏之国。若不奉礼义,虽一时或掩有天下,而何异狐鼠窃堂,又岂能久乎?”念贤听了,不禁目放精光,连连颔首道,“李金城所言,深合吾意!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诚如是耳!”李辰接着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此所谓,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念贤听了不觉抚掌称善。但毕竟现在的朝廷是鲜卑人所建,两个汉族高官谈论华夷之辩这个话题多少有些敏感,而且今日念贤来见李辰也是另有深意,于是他不露痕迹地转移话题道,

“李金城想是已在城内盘桓了一番,不知观这秦州风物如何?”

阅读北朝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