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虚弱的时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因为李子元很清楚,在那些被解救的战俘真正融入自己部队之前,自己的部队别看现在人数不少,装备也因为打西窑沟而发了洋财。但战斗力却出现了很大的下滑,甚至都不如突破壶关封锁线之前两个营的战斗力。

即便是那些新兵已经完成全训,但对于八路军的作战风格和惯用的战术,却是相当的陌生,远还没有到真正融入到自己部队的地步。再加上那些同样才编入部队不久的前伪军士兵,眼下的部队几乎是三种作战风格。

如果打那种死守的阵地战,也许还能顶的住。但如果打遭遇战,这结果恐怕就难以预料了。西窑沟一战的结果,李子元很清醒的知道,那场战斗并不是自己部队,眼下真正战斗力的体现,甚至在一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面壶北与壶关交界处的日伪军全部南下,还是只有这一部分南下。周边其他方向的日伪军,部署调整如何眼下却是都不清楚。最关键的敌情变化无法即时掌握,让李子元这个决心就很难下。

自己派出的侦察员,到目前为止不仅没有找到壶关境内的兄弟部队,居然连地方民兵都没有见到一个。这十里岭一带不是深山老林,虽说也是山区,可也不是那种人烟稀少的地区。据李子元所知,十里岭地区是壶关兄弟部队一个主要的活动区域。

可自己两次进入十里岭,不仅未能发现壶关的兄弟部队,甚至连民兵都没有见到一个。派出的侦察员,即便是冒险进入村庄,也没有找到任何的地方政权或是民兵游击队。找不到地方政权和兄弟部队,眼下就得不到情报。

甚至老百姓见到穿便衣的侦察员,都是有多远就躲多远。这种情况之下,别说找到当地的组织,或是寻找到地方武装。就是连粮食,都很难的筹集到。十里岭这里,在自己转移来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李子元很是有些挠头。

得不到情报,就意味着自己的转移行动,就会像是一只没头苍蝇一样乱串。搞不好,就会一头撞进日军的伏击圈。以自己眼下部队的情况,一旦与大批的日伪军遭遇,绝对不会是一件好事。

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虚弱的时候 (第2/3页)

部队的十里岭,肯定会成为其扫荡的重中之重。这里地图标高达到一千多米,虽不能说山高林密,但是地形上却是对自己相当有利。自己能看到这一点,日军自然也能看到这一点。

之前自己是利用灯下黑的道理,利用十里岭距离西窑沟直线距离近。在八路军的战术之中,一击得手后快速脱离,尽可能的撤离日军远,这已经被日军所掌握的习惯。才就地隐蔽在距离百尺、西窑沟一线,并不远的十里岭之内。

自己当初在北撤的时候,尽管已经想尽办法消除痕迹。但谁能保证这么的多人,以及大量的物资和驮马的转移,不会被人给发现?要知道从十里岭到百尺一线,是整个壶关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要是日伪军得到情报,或是其反应过来,势必会调集重兵向十里岭这里包抄过来。所以十里岭并不是一个长久停留之地,这一点李子元还是有清楚认识的。走是必然的,只是下一步该向那个方向转移,李子元却是一时拿不准主意。

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