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第五百一十章 与天斗其乐无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刘雁来的意思是,李子元部队现在的那几头骡子,能不能暂时借给壶北县政府?还有根据情报显示,日伪军此次从壶北境内掠夺的牲口,还有抓走的一批青壮年,都关在平川据点和壶北县城。

日伪军准备将这批青壮年,向运往其他地区充当苦力。不过日伪军那边也放出风来,说是拿钱可以赎人。但根据地眼下异常的困难,上哪里去寻找资金赎人?刘雁来希望李子元能够想想办法,抢在日伪军将这些人运走之前解救出来。

对于刘雁来的这个要求,李子元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点了点头。答应马上就研究解救预案,并立即向军分区请示。只要军分区批准,他马上就可以动手执行。但这在之前,他需要情报的支持。

见到事情已经基本上定下来,刘雁来也就没有继续留在李子元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眼下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很是有些伤了元气的壶北县大队,李子元建议暂时还是不要补充了。眼下根据地的青壮年损失很大,又面临着严峻的旱灾。非供养的脱产人员,数量越少越好。

李子元的这个想法,刘雁来表示同意。而且他也主动提出,地方工作人员每人都要做到开荒二亩地、饲养一头羊。每人每天要节省二两粮食,做好救济灾民的准备。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中损失的脱产人员,暂时不在补充。

不过刘雁来也提出,现在最困难的除了旱灾之外,就是整个壶北东部山区的大牲口数量,现在是严重的不足。在日伪军此次组织的重点扫荡之中,整个潞东地区的畜力损失都很大。大牲口的缺乏,严重的影响到了农业生产,这也是刘雁来最头疼的事情之一。

无论是牛、马,还是骡子和毛驴,这种大牲口的价格都不菲。晋东南地区,本身又不是牧业地带,大牲口的大量补充只能靠外购。现在单靠农民自己,根本就无力短时间之内重新购置。

缺乏大牲口,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而眼下的壶北几乎是一贫如洗,上级调拨的有限资金,根本就不够使用。而且外购大牲口渠道也不多,不仅要受到价格的影响,最关键的是很难通过日伪军的封锁线。

第五百一十章 与天斗其乐无穷 (第2/3页)

就想让张子健主抓这个生产自救的工作。

李子元现在哪里真的抽出身来,去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种地上?他毕竟还是军事主官,生产自救是要进行,可工作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军事上。而且张子健又担任过壶北县大队的大队长,虽说时间不算很长,可也算是熟悉壶北的情况,派他去还是比较合适的。

但张子健毕竟是自己的军事助手,身上又兼着一营的营长。不仅一营那边离不开他,自己让他去主抓这个农业生产,李子元也担心张子健自己也不愿意。要是让张子健产生自己被边缘化的感觉,这无疑不利于团结。

现在张子健自己提出要管这事,李子元可谓是求之不得。之前的犹豫,那是做给别人看的。李子元干净利落的定下了部队的分工,至于地方政权那里怎么调整,他自己还是不想插手。那是刘雁来这个县委书记的事情,他这个军人还是不干涉为好。

阅读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