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221.你是搞走私的(感谢醉了呢盟主的支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给王忆裁剪照片的妇女笑道:“它终归是有些用处的,有些老同志就喜欢用这样的相机来拍照,咱照相馆是国营老馆,不能光看着挣钱,还要想着怎么为人民服务。”

“再,你要把这个照相机处理掉,怎么处理?好好的照相机难道砸了吗?往外卖可没法卖,现在都流行海鸥相机,谁还会买咱这么一个大笨牛?”

王忆颇为诧异的抬头看妇女。

没想到这位一直在给顾客提供倒水、接待工作的妇女竟然是馆长,估计这是劳动模范了,服务态度和思想觉悟都没得挑。

他也试探的问:“女同志您是这照相馆的馆长呀?”

王忆死心了。

这价位我要是买的话那我就是一头肥羊!

本来他对这老相机感兴趣也不是觉得有利可图,而是他准备在22年整个精品小饭馆。

然后他就琢磨,现在开饭馆讲究个噱头,如果他弄点老物件在店里或许能吸引顾客。

像这种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是很有年代特色的,他想的是买回去弄点胶卷在里面,然后顾客来了可以免费给他们拍一张老照片。

所以他愿意买下这民国款照相机,却不愿意花高价买,因为这东西可能对招徕顾客不起作用,那样他不是白花钱了?

22年的500元倒是小意思,物价膨胀弄的在22年吃个快餐都不止500元,可这是82年,500元是新工人一年的开支!

他收拾了照片准备跑路,然后有个中年工作人员追了出来:“哎哎哎,同志等等。”

王忆停下身看他。

已经黄昏时分,暮色沉沉,他看不太清这工作人员的样貌,只有这肥头大耳的轮廓很清晰。

王忆对他摆摆手:“你不用再出价了,我不会买的,你们馆长砍价是10元10元的往下砍,这明这相机价格没有多大下降空间……”

“我不是来跟你还价的。”工作人员笑了起来,他问道,“我是听你的意思,你手里有一台海鸥df-1型相机?”

王忆点点头。

这工作人员急忙问:“那你有渠道买到照相机吗?”

王忆摇摇头:“没有,现在照相机太紧俏了,我也是在首都上时候才托朋友买到的。”

工作人员顿时沮丧的叹了口气。

王忆问道:“你想买一台照相机?”

工作人员下意识的道:“是啊,有些人找我上门去给他们拍照,但我们单位的照相机拿不出——哦我那个我喜欢拍照,我是一名摄影师,我想要提高我的专业技能,你玩照相机你是知道的。”

“照相机之于咱们就像枪之于战士,战士要成为神枪手必须靠子弹喂出来,咱们要练出好技术也得多拍照,哈哈,所以我想买一台照相机自己拍照。”

王忆其实从他刚才脱口而出的话里听出他的意思。

这人想要接私活!

他想自己买一台照相机然后去给人上门拍照,反正他们单位有暗房可以自己洗照片,他可以利用单位资源赚一些外快。

简单来他是想薅社会主义羊毛。

于是王忆打量着这人问道:“你、你姓曹对吧?”

第一次来曙光照相馆的时候这人跟他过话,当时他问照相馆有没有上门服务,就是这人想插手来着,但被女馆长给训回去了。

工作人员点点头:“对,曹新国,新中国的新国。”

王忆道:“如果你需要照相机,那我可以把我的那一台卖给你,去年刚买的,虽然用过但还很崭新呢。”

曹新国咂咂嘴:“那谢谢了,我不太想买二手照相机,海鸥的相机产量不小,要不然我再托朋友的关系去找找看。”

王忆还挺想把手里相机卖掉的,毕竟这玩意儿对他来没用,邱大年还给他淘了好几台,如今都在时空屋里。

但对方既然不愿意买那就算了。

他正要走,曹新国又了一句:“要是买二手照相机,那我只愿意买进口产品,咱国产的机器没必要买二手的。”

王忆一听这话又转回身来。

妈的。

碰上一个崇洋媚外的货色?

那我这样的爱国直男不能忍!

不过想了想他觉得也能忍,这年代洋货确实比国货先进耐用。

而且主要是王忆现在手里真有国外的照相机!

他问道:“你愿意买一台进口照相机?这可是很贵的!”

曹新国笑道:“这你放心,我有钱。”

王忆问道:“尼康f-3……”

“我草,你有尼康f-3?!”曹新国震惊的打断他的话,“不可能吧,你能有这款机器?这机器我知道,小鬼子的相机啊,这是高档相机啊!”

王忆还真有!

墩子给他收的。

这笨蛋花2000块买了一台尼康f-3,理由是这机器保护的好,具有收藏价值。

然而邱大年上咸鱼让他看了看,咸鱼挂了一堆这东西。

数量如此之多,而且是工业产品,你什么收藏价值!

王忆道:“对,我有一台尼康f-3,这是我同从曰本那边给捎回来的,你要是愿意买的话可以转手卖给你……”

“买买买,这个我肯定愿意买。”曹新国下意识的抓住他手腕,他舔了舔肥嘟嘟的嘴唇问,“你不是骗我吧?你真有尼康f-3?这台相机前年、对,80年刚上市,非常不好买。”

王忆道:“我这台相机是去年同去曰本带回来的,一直保护的很好,不信的话可以带你去看看,我是本地人,家在外岛,不会谎话,到时候你看到机器就知道了。”

墩子买的那相机确实保护的好,是95成新毫不夸张,不过邱大年看过后在咸鱼上花1800就能买到。

曹新国激动不已,道:“你要是有尼康f-3,我肯定买!”

王忆试探的:“这机器价格很贵!”

他具体不知道尼康f-3现在售价多少,但他在报纸上看到过介绍,现在进口的相机能卖几千块。

曹新国道:“一台新的尼康f-3是四千五百块,你这个是二手的,总不能比新的还贵吧?”

王忆一听这话心里有数了,道:“二手的照相机确实没有新的贵,但是尼康f-3不一样呀,这机器……”

“等等,”曹新国忽然眯起眼睛用警惕的表情面对他,“你是外岛的?”

王忆道:“对。”

曹新国往周围看了看,突然将他拉走到旁边的角落里:“我知道了,你不用骗我,你这台相机根本不是什么同给你捎带的,是走私的!”

王忆一愣:

“我这就是身边的人从国外带回来的,你瞎想什么呢!”

曹新国不信,他接着:“你别糊弄我了,我又不是不懂这东西。老板我跟你,走私的尼康f-3,我顶多能给你2000元!”

“你这样的机器是有风险的,你愿意卖的话就带过来我看一看,性能没问题我给你2000元,要不然你自己卖吧,很难卖出去!”

王忆盯着他看。

曹新国故作镇定,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外岛现在不少人在干走私生意,你这个相机也是走私来的吧!”

他伸出两根肥嘟嘟的手指:“2000,不可能更高了!”

王忆道:“2500,不可能更低了,这相机你在咱国内买不到!”

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如果曹新国误会他的相机是走私进来的,那就让他这么误会吧。

因为曹新国如果以为他的相机是走私货,那么买到后一般会很低调的使用,这样就降低了这款相机暴露在公众视野的几率。

王忆需要自己带来的货物尽量少的出现在公众视野。

当然,既然相机担上了走私货的名声那么他作为出售方就有危险,可是这点王忆不害怕。

哪怕曹新国因为使用了走私照相机而被抓了也不好找到他,王忆又不是常干这买卖,他不知道王忆信息的。

向警方描述自己相貌吗?

问题是现在是傍晚,光线不佳,王忆看不太清曹新国的样子,曹新国也难以看清他的样子。

这样事情比较好办了,后面他让孙征南来交易。

孙征南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交易个相机是小问题。

反正2000元的价格他已经满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五百块买这么个玩意儿。

你看我长了一张羊脸吗?我就是个羊也不是肥羊呀,我多瘦呀!

女馆长赶紧拦住他道:“价钱可以商量——我也是没办法,这是公家的东西,是公家给标的价格。”

王忆问道:“可是五百元也太贵了吧,五百元都够买个最新款式的好相机了,我也有相机,海鸥df-1型相机,所以你用价格糊弄不了我!”

女馆长无奈的:“但、唉,如果便宜点,490元你愿意买吗?”

王忆还真对这种老相机有意,问道:“多少钱?怎么商量?”

女馆长道:“这相机年份虽然比较老,但功能齐全、配件保护很好,您或许不知道,它是外国产品,是德棍莱卡出品的相机,非常耐用、非常好用,所以它价钱不低。”

王忆问道:“多少钱?”

女馆长道:“五百元。”

王忆二话不起身抱拳:“请把我的照片和胶卷给我,再见。”

两人进入市场,王忆开始大肆采购。

猪肉,牛肉,羊肉,买!

一买就是三四百块钱的造出去!

各种新鲜蔬菜——竟然不要票?

好,使劲买,又是一百多块钱造出去!

妇女微笑着点头。

于是王忆又问道:“你们这照相机要卖吗?就是我听你们的意思,你们有意要处理掉这台照相机?”

女馆长犹豫了一下,这时候旁边的工人赶紧抬头:“馆长,卖吧,要是有人愿意买这种照相机咱卖掉然后换一台莱卡相机,那相机拍照清晰,配合彩色胶卷用特别好。”

打扫卫生的工人也冒出头来:“对,馆长,卖掉吧,这相机一个月用不上两回,现在已经没人用这样的家伙了,你光要为人民服务,可更多的人民需要的是先进照相机,是海鸥和凤凰!”

听到这话女馆长叹了口气,:“同志你要买吗?如果你愿意买的话,我们可以商量一下。”

妇女把洗出来的照片裁剪好递上去问道:“同志,你看你满意吗?”

王忆点点头。

黑白老照片,分辨率普普通通但胜在有时代的味道!

照相馆的工人开始打扫卫生了,有工人扫地进第一个摄像间后不满的:“馆长,这老照相机给处理掉吧,现在没多少人用这种照相机来拍照了,拍出来的太死板,一点不好看。”

“这么大个家伙留在这里多占地方?每次打扫卫生还得推着它转悠,真是费劲!”

王忆看到这市场还有大蒸笼往外卖,立马挥手买了九层!

大灶三口大铁锅,一口大铁锅装三层,这样以后可以给生蒸馒头、蒸包子吃了。

生产队的大灶上也有大蒸笼,但只有一件两件的了,所以只能给他们自己蒸包子吃。

洋洋洒洒在市场里一转悠,白天生产队刚给他的六百块钱花掉了!

不过这是小问题,他现在天天卖粮食加上门市部的商品有进账所以压根不缺钱。

王忆无语。

然后转头给他买了一支冰糕,而且是市里才有得卖的奶油冰糕。

孙征南也无语。

省下的车票钱还不够吃这支奶油冰糕的呢。

不过奶油冰糕真好吃,又冰又甜又奶香。

他在市场大肆采购,孙征南出去拦了一辆驴车,雇了驴车把这些东西给送回码头。

两人买完东西后又兵分两路。

孙征南回码头王忆去曙光照相馆拿照片。

他赶到照相馆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照相馆正准备下班,两个工作人员在用老式压花机裁剪照片做最后工作。

他们裁剪的正是王忆的照片。

221.你是搞走私的(感谢醉了呢盟主的支持) (第2/3页)

具体打电话的事得交给张有信了,他在邮电所上班,打个电话轻而易举。

孙征南跑步赶来,热的是汗流浃背。

王忆问他:“你怎么不坐车?不是跟你怎么坐车了吗?”

孙征南笑道:“不远,我想着省下个路费,所以跑步过来的。”

阅读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