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229.忙碌的一天(8.8K求票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曹新国、苏念正等在国营饭店旁边的阴影里。

还是上次的三人组,除了两人还有那个大个青年。

王忆看见他们便贴着墙边阴影过去了,这次他准备充分,他和孙征南不光戴了草帽还戴了一副墨镜。

双方碰头,曹新国卑躬屈膝的赔笑脸:“大哥你们来了?你们真是好人,卖给我的那个尼康照相机太好了,那真不愧是世界上顶级的照相机,不愧是外国人上太空要带的相机,它拍出来的照片真是好!”

王忆点点头不废话,他掏出一个尼康f-3相机递过去。

苏念道:“东风120?哦,这个我知道一点,大哥怎么了?”

王忆道:“我有外国的朋友对这个相机感兴趣,它是咱国家第一批……”

“第一批高质量高标准高参数的单反相机,这相机一共才生产了97台,可珍稀了。”苏念娴熟的接住了他的话。

王忆点点头:“你能找到吗?”谷萟

苏念有些为难:“大哥,这恐怕不容易……”

“怎么不容易?”大个头青年大咧咧的,“阿念我记得你家那台照相机不就是东风120吗?”

氛围一下子沉寂了。

夏夜的风都变得尴尬起来。

王忆很吃惊。

自己运气这么好?

本来他只是因为苏念的父亲曾经供职于分配了东风120照相机的新闻社工作,所以猜测或许可以通过苏念找到这样一台照相机。

没想到这小子家里直接有这么一台家伙什!

不过这小子是真能满嘴跑火车,一点不值得信赖。

孙征南默默的拉起了衣襟,露出了挂在腰带上的枪套。

手电光的照耀下。

格洛克的枪身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出现在他们面前。

苏念现在想杀了大个头青年的心思都有了。

你自己干嘛非得找这么个人来当保镖?实际上他压根保护不了什么。

光那个添乱!

这下子好了,又得付出代价了。

于是他先求饶软话:“别、别,二位大哥,你们听我,我我我没糊弄你们,你们听我!”

孙征南掐着他的肩膀冷硬的道:“兄弟,你挺滑溜啊,属泥鳅的吧?你挺能跳啊,属跳蚤的吧?你挺胆大啊,肚子里除了胃就长了个胆吧?”

苏念双腿瑟瑟发抖,抱拳求饶:“不是、真不是,你们听我解释,大哥、听我解释。”

“我刚才的是实话,要把我家的照相机交给你们很不容易,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我爹的遗物!”

“我绝对没扒瞎,我先给你们,这东风120很珍贵,当时生产后是专供新华社使用的,按照国家规定,照相机不能属于个人,这是国家财产。”

“然后我爹真是牺牲在南疆的战场上,血染高地啊!他牺牲之前用的就是这个东风120,整理我爹遗物的时候,他们单位的领导和同事发现我爹行李箱里没东西,就是一些通讯稿和照相机保养手册。”

“这把他们给感动了,于是他们领导向上级单位发了个申请,请求把这台照相机当做我爹的遗物给我家带回来……”

“多少钱吧。”王忆问。

苏念解释道:“大哥,这不是钱的事,真不是,这是我爹的遗物、是他们单位领导好不容易才给我家里……”

“两千。”王忆道。

苏念急迫的摆手道:“你没明白我的意思,这台照相机寄托了我和我母亲对父亲的哀思……”

“三千。”王忆又话。

苏念抹了把鼻子:“大哥你别了,我不敢得罪你,可这终究是我父亲的遗物呀,我每次看到它我就像是看到了我父亲他老人家,这台照相机……”

“你多少钱。”王忆再次打断他的话。

他知道这小子的是废话。

苏念抽了抽鼻子,好像更咽了。

然后:“四千!不是,东风120换你这台尼康f-3!”

王忆挺不乐意的。

东风120的价值在22年。

问题是这相机能不能带到22年?这是个问题。

如果能带到那用尼康f-3换一台的话肯定没问题,可要是带不过去呢?那就砸他手里了。

这可是82年的4000元!

差不多能在县城里换一套小房子了。

王忆琢磨了一下,问道:“你家里现在是你和你母亲一起住?”

苏念正要话。

孙征南指着他嘴巴让他闭嘴,然后问大个头青年:“你,他跟谁一起住?”

大个头青年嗫嚅道:“就、就是他跟他妈一起住呗。”

王忆问道:“那你们三个都是跟家里人一起住吗?”

大个头青年立马指向曹新国:“不是,大国哥自己住,他住单位的宿舍,那宿舍本来住两个人,但有一个人的家里分了一套房子,他刚搬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念这会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

你上次自己干嘛那么嘴欠?干嘛非得炫耀非得多嘴?

这下子好了。

这付出的可是金钱代价啊!

王忆问他道:“对了,你你爹曾经在新华社上班,那我问你,你知道东风120相机吗?”

曹新国摸了摸鼻子不话了。

这个相机要四千块呢!

苏念哭唧唧的问道:“大哥,能不能给我便宜点?其实、其实我之所以要倒卖照相机赚钱是有原因的,你可能不知道,我娘她身体不好……”

“少来这一套。”王忆不耐的挥手,“你上次糊弄我已经把我对你的信任感都消除了。”

“再我不是不让你赚钱,这照相机你在国内找不到,倒手一卖至少能赚个千八百块,这还不够?”

原始而纯粹的麦香。

这股香味跟铁锅蒸大饼又不一样。

但都一样能勾起人的食欲。

正如吃过这面饼的社员们回去的那样,这东西不用菜一样很下饭,因为它本身的面香味太足了。

王忆分着往碗里倒羊骨汤,然后众人一口骨头汤一口面饼的吃了起来。

苏念赶紧双手接过去。

他带着手电来的,拿到相机便打亮了手电照上去,第一眼看后他便欣喜的:“哈,大哥,这个相机更新一些?”

曹新国一听着急了,赶紧凑上去看:“大哥我那个相机怎么没有这么新啊?”

王忆道:“对,这个更新一些,毕竟你出钱也要多一些嘛。”

听到这话苏念的表情顿时垮了。

“不用。”王忆摇摇头,“校的支出交给我就行,支书你放心好了,我有数,我还能打肿脸充胖子吗?”

王向红态度坚定:“这不行,王老师,办校是咱队集体共同的事,你是组织者、你是教育者,但不能让你出脑子、出力气还要出钱出粮食,没有那样的道理。”

王忆道:“这不要紧,支书,队集体要是有钱的话,等明天你给我结个别的账吧,具体结什么账明天你就知道了。”

他对孙征南招招手,孙征南随手拿了个草帽又拎了王向红的外套跟他下船。

这会公交汽车还没有停运,两人上车直奔市一国营饭店而去。

连吃带喝,有滋有味。

这羊汤炖的确实很进滋味儿,王忆在市场买了香菜,这年头蔬菜没那么多农药,所以妇女们吹一吹去吹掉香菜叶上的灰尘就能撕巴着放进羊汤里直接吃。

王向红伸过碗道:“给我也匀点香菜,羊汤就得多放香菜,提味、出味!”

“谁不是?”青婶子哈哈笑,“我就爱吃这股味道,呲溜——更鲜了。”

五十个面饼被妇女们分着直接吃掉了。

孙征南默默的点点头。

两人带着刚出炉的饼和羊汤上船,妇女们赶紧帮忙接走,然后火急火燎的开始分起了烤饼。

王向红呵斥道:“着什么急?还能饿着你们的肚子?”

妇女们干笑,然后贪婪的抽动鼻翼。

刚烤出炉的面饼很香。

王忆让孙征南又去拿了二十个,这样才够吃。

从众人吃面饼的这个胃口来判断,直接分面饼给生不靠谱,他们肯定一样能吃。

这样王忆决定最后拿面饼的时候找老板买些羊汤,明天给生做羊汤烩饼,连汤带饼更能填肚子。

他跟王向红:“咱先不着急去搬东西,卖了一天的平安结又刚吃完饭,让大家伙休息休息,今晚咱走的晚点,因为我给生们买了好些饼,咱得等人家做完。”

王向红道:“这次买饼的钱让队集体出……”

229.忙碌的一天(8.8K求票哈) (第2/3页)

薄利多销,一样能赚钱!

一个个面饼都是巴掌大小,王忆先要走了五十个,然后装了四袋子的羊骨汤,他好孙征南一人一手一袋子。

带着羊汤和面饼回去的路上,孙征南问王忆:“今晚还要去卖照相机吗?”

王忆道:“去,我把相机带上了,不过不用着急,咱等着天色更黑一些再动身,尽量避免让人看清咱的样子。”

阅读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