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343.麻六同志回乡记(月初求月票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社员们哑口无声。

都被震惊了。

这时候外头响起大胆的叫喊声:“我听说王老师的同学给他邮寄了一台摩托车?好家伙,真是好家伙了,王老师你同学都是什么家庭啊,竟然还给送摩托车!”

王向红怒道:“别嚷嚷,看你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王老师的摩托车不是他同学邮寄的,是他自己抽奖抽到的……”

又是一番讲解抽奖是怎么回事。

晚上涨潮了,他们撑着小舢板很顺利的回到四组。

王真刚给他们留门了。

麻六从包里掏出一些糕点和一副手套,说:“小爷啊,我六子,我回来了,给你捎了点东西聊表心意,不是啥好东西,比不得你孙子王老师给你的东西好,你凑活着收下吧。”

王真刚本来要拒绝,但听到他提到了‘你孙子王老师’这回事,又蛮高兴的收下了礼物。

回到屋里,麻六给杨文蓉又掏出好些零食了:“这都是中百一店的点心,今天刚烤出来的,我是等着他们点心出炉买的。”

杨文蓉一直生活贫困,她其实特别喜欢吃零嘴,但没有那条件。

现在看到一包包的点心,顿时大为高兴,但还是劝说道:“六哥你以后可不能乱花钱了,钱要省下……”

“钱不是省的,是挣的!”麻六说道,“这是王老师的话,王老师肯定不会说错的。”

杨文蓉还想劝说他。

结果麻六这时候从包里掏出一沓钱递给她:“喏,这是这次赚的钱,刨去开支,还有一千二百多吧?你数数,好好收起来。”

杨文蓉看着灯光下这厚厚的大钞小钞惊呆了:“啊?这这这,这是你给生产队卖货的钱?”

麻六说:“不是,那钱我第一时间就交给文书了,我哪能拿回家?”

“这是王老师答应我的提成,卖出去一样货就给我一元钱,这次光是打火机就有五百个,其他的是平安结提成,你点一点吧。”

杨文蓉难以置信的接过这些钱。

这辈子她就是纸都没有拿到这么厚的一沓子!

她还是处于震惊状态,问:“六哥,这么多钱?”

麻六说:“对,以后会更多的,都攒起来,以后去沪都买楼!”

杨文蓉呆呆地看着这么多钱,喃喃道:“难怪、难怪你要赶紧回来,这么多钱放在沪都……”

“我赶紧回来不是为了钱,是为了见你,见媳妇!”麻六嘿嘿笑道。

他反锁房门拉上窗户,一把拉掉灯绳说:“要不然明天再数吧,咱赶紧困觉,媳妇,我要跟你困觉……”

台灯灯光亮起。

有些旖旎。

7017k

杨文蓉笑道:“六哥,你其实不是个丑鬼,你很有才华的,你看你编造顺口溜的本事,这一般有文化的人也赶不上你呢。”

麻六说道:“这算什么本事?这就是耍嘴皮子而已,还是你们会念书的才有本事。”

“文蓉,这次回来我也是向你跟你说一件事,我也想念书,这人还是得有文化有知识才行,就像王老师那样。”

杨文蓉说道:“好,你愿意念书是好事,我们两个互相学习,比一比、赛一赛,争取比得上王老师。”

麻六摇头:“这个别想了,文蓉,咱们没有那样的脑子,王老师不光是有文化有知识,这个人你越是接触越会知道他多厉害,他甚至还会气功哩。”

于是他挎上包赶紧跑:“明天下午我才跟大义哥一起去沪都,上午有空,我上午再给你们仔细讲讲城里的事。”

看着他要跟媳妇去双宿双飞,光棍们大为艳羡:“这个六子现在一下子成咱们的榜样了,你看他又有钱赚又有媳妇疼,昨天我听广播,这叫爱情事业双丰收!”

麻六回头笑道:“同志们不用羡慕,哎,正所谓破锅自有破锅盖,丑鬼总有美女爱,哈哈,只要感情深似海,麻子也能放光彩!”

“快去你的吧。”社员们拿烟蒂扔他。

麻六拉起杨文蓉的手,飞也似的往山下跑去。

麻六说道:“这不就得了?沪都人舍得买呀!”

他说着又感叹一声:“咱们的社队企业要是在里面有个摊位就好了,那市场里有很多外地工厂的推销员,他们直接把自家工厂生产的货推荐给摊贩代销。”

“摊贩什么都不用管,睁眼闭眼就可以收钱!”

社员们羡慕傻了:“这不是捡钱吗?”

麻六说:“当然是捡钱,你们真该去看看现在沪都的经济有多活跃,陈谷哥跟我说,就这个富民街小商品市场,每天来来往往的约有万余人次,假日还要翻倍!”

王忆没去管抽奖和摩托车的事,他问麻六说:“你刚才说你今天提前回来有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要跟大义哥一起带上更多的货,那第二个呢?”

麻六嘿嘿笑:“第二个任务是跟我媳妇吃个团圆饭。”

正在人群外听他们讨论的杨文蓉听到这话后顿时不好意思了,赶紧低着头离开。

社员们看到这一幕纷纷起哄,有的推搡麻六去追,有的则拽住他让他继续说说沪都的新鲜事。

麻六看着媳妇走出几步又停下了,这摆明是在等着自己。

王向红眯着眼睛借着灯光看向这张报纸的头版头条,说道:

“国家调整经济方针给零售经济战线带来新变化,富民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树立经济改革的思想、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努力引进全国各地物美价廉的商品,打开了产品销路,在服务了人民、活跃了市场的前提下,还给个体户朋友们带来了巨大利润……”

“根据市统计局的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一到六月份,富民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最低成交额为71.5万元,最高成交额为124万元,预估全年最高月成交额将出现在12月份,可以达到二、我草,二百万元??”

王向红吃惊的抬起头看向麻六。

麻六重重的点了点头。

“你们知道他们市场每月成交额有多少吗?我说出来你们都不信——约在70万至100万元上下!”

社员们这次真傻了。

被这个数字吓傻了。

他们一个月赚七十元就欢天喜地,结果人家市场一个月的成交额有七十万到一百万元?!

有人下意识就说:“不可能,这不可能,沪都人口才多少?他们天天去那个市场买商品吗?”

麻六豪气的一挥手说:“这个很简单,交给我吧,今天我之所以花费船费回队里,第一就是要跟大义哥一起带上更多的货。”

“本来王老师说,让大义哥再带两皮箱的货过去,我看这样不行,得推着小推车,推它一车货过去!”

王向红挠挠脖子说:“咱们队里也没有那么多的货呀,衬衣、假领子倒是多,但咱在县里不够卖……”

“去沪都卖更值钱。”麻六说,“男士的假领子——人家沪都叫的洋气,叫节约领,在市场里能卖一块三毛钱,在咱外岛都是五毛六毛的。”

“都是城里人不假,可咱县里人哪有沪都人有钱?”王东喜摇摇头,“其实咱县里百货商场的假领子也不便宜,国营商场同样要卖两元,但老百姓不舍得买。”

麻六从包里掏出一张报纸递给王向红,说:“不信你们让支书念一念报纸上的新闻,这是《新民日报》的报纸,上面的新闻不能作假吧?”

“而且我也跟你们说了,来小商品批发市场买货的不光是沪都市民,还有很多周围外地的个体户。有个叫义乌的地方你们知道吗?他们就来沪都的小商品市场拿货回去卖,转手还能卖上好些钱呢!”

王东喜听到这里也绷不住了,叫道:“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麻六说:“我也这么说来着,但陈谷哥说,现在国家鼓励个体户来搞活市场经济,义乌走在了前列。”

“他们那里没地也没工厂,所以鼓励个体户们走向全国去收货,然后再集中起来进行销售。”

343.麻六同志回乡记(月初求月票哈) (第3/3页)

有人回过头来说:“咱们要买什么去门市部就行了,让王老师捎带,王老师捎带的便宜。”

麻六说道:“富民街小商品批发市场里的商品也便宜,要不然市民甚至说周围城市的个体户们为什么纷纷来批发市场买?就是因为便宜。”

“比如说男式节约领吧,在市场里大约是1块3毛钱,国营商场要两元还要票!国营商场里每对10元左右的绣花枕套,在市场里只卖5至7元!”

王向红点点头说:“这样确实便宜,不过咱们不用着急买,先把社队企业的存货卖出去。”

阅读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