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

〖我在1982有个家〗

394.王老师飞起来(再求月抛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更热闹了!

肩膀上搭着一件三片红上衣的王东峰兴高采烈的回来,他给老爷子推上轮椅说道:

“师傅你听说了没有?我们队里今年红薯大丰收!说不准还能弄点红薯淀粉做粉条哩!”

“粉条子好吃呀,等到天冷了,队里的白菜下来了,哈哈,大白菜烩粉条,香甜可口呀!”

“今年我们队里养的猪还多,到时候我买二斤猪肉回家,让我娘给你做猪肉白菜烩粉条,她可会做这道菜了,她做菜可好吃了——这你肯定有体会!”

有汁水往外冒,粘在人手上黏糊糊的,一点不夸张——如同蜂蜜!

这红薯把黄小花给吃懵了,旁边的人指着红薯瓜瓤叫道:“好家伙、好家伙,都快看啊,这红薯怎么跟柿子一样?是不是?跟山上熟透了的柿子一样!”

“好娃娘,红薯好吃吗?”

黄小花咽下去后急忙点头:“你们赶紧尝尝,好吃、太好吃了,这这,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红薯?它比饼干还要好吃!比糖块还要好吃!”

更多的人领到了红薯,有些人家条件比黄小花家里好,吃红薯讲究一些要剥开皮。

随着红薯皮剥开,软塌塌的鲜红瓜瓤露出来。

这块红薯出锅没多久,剥开瓜皮后便有淡淡的热气冒出来。

白气之下,瓜瓤红彤彤……

看起来就喜庆,看上去就美味可口!

西瓜红蜜薯的好处便是入口即烂、蜜汁满溢。

社员们的味蕾全被征服了:

“好娃娘一点没胡说,这红薯怎么能这么好吃呀?你说咱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钙奶饼干吃过、大白兔奶糖吃过,但真的比不上这个红薯,你们尝尝吧!”

王忆暗道你们这也叫见过世面?告诉你们,像西瓜红蜜薯一样好吃的红薯品种,22年还有十个!

一个红薯一个玉米,这两种农作物的口感在二十一世纪被改良的很厉害,黏玉米、水果玉米等相对于七八十年代的玉米在口感和味道上的优势是碾压性的!

同样,西瓜红蜜薯这些品种的红薯对于七八十年代的寻常红薯也是降维打击!

社员们忙活一个下午本来就累。

这红薯软和香甜,他们拿到手后不用回家了,一家人分一分,西里呼噜就下去了!

好些人家十斤红薯不够吃的,吃的正过瘾打眼一看:蒲箩里空荡荡了!

秋渭水吃的也很开心,她问王忆说:“这红薯怎么还能这么好吃呢?这是什么品种?”

王忆故意大声说道:“主要还不是品种好,是咱们用的肥料好,以前队里顶多撒点大粪,今年地里可是用了好些腐殖质啊。”

他给王向红使眼色。

王向红便配合他说道:“对,这红薯的品种是新品种,可主要还是咱们用的肥料它不一般。”

“谁舍得像咱们一样往地里撒肥料?一亩地撒一百斤腐殖土,放以前谁敢想?”

“没烧了苗子算是万幸了。”盛大贵开玩笑的说道。

王东峰推着他上来,也拿了红薯给他吃。

老爷子一吃同样怀疑人生:这辈子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红薯!

王向红把几个组长和党员叫到一起低声说:“后面跟你们各组社员都叮嘱一下,不要把咱们从农研所弄庄稼苗子蔬菜苗子的事说出去,要不然亲戚朋友的找咱们来要苗子,你说咱们怎么办?”

大胆低声道:“那这也是咱们保密小组的工作?”

王向红郑重的点点头:“不错,这苗子不能外传,要不然你说像水花岛那些熊种要是知道了,他们会不会在社会上说风凉话?”

大胆说道:“明白了,出头的卵子先烂……”

“什么啊,是出头的椽子先烂!”王向红瞪了他一眼,“你没文化不行,今年冬天县里要组织各生产队各学校扫双盲,你他妈必须得给我去上扫盲班!”

大胆说道:“行,我爱学习!”

主要是最近大儿子总是抱着课本勤学苦练,甚至还跟着学英语,每天叽里咕噜的斜眼看他。

他听不懂那些鸟语什么意思,他怀疑那兔崽子是给他下诅咒或者在骂他,可他没有证据,所以他也要学习!

大胆主要是怕被大儿子给诅咒了,这可是洋诅咒,童子尿怕是解不了!

一顿红薯吃美了,社员们干活更起劲了,也开始琢磨着怎么去分红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向红便招呼着开始发红薯了。

今天下午全队的太阳能大灶都利用起来了,接连不断蒸红薯,于是家家户户至少能分上十斤。

社员们排队领到红薯,王向红赶紧说:“立马尝尝、立马尝尝,这红薯蒸了才好吃!”

前面的黄小花坐下把蒲箩放在腿上,拿了个红薯也不剥皮,一口咬了上去。

红薯咬开,里面是通红的瓜瓤!

盛大贵笑道:“行,今天吃红薯,明天吃玉米红薯粥,哈哈,尝尝你们队里的红薯!”

“不过粥里不放糖精了,咱们放白糖,我这次过来带了五斤白糖还没有送呢,你和峰子家一人拿一斤。”

王东峰和王东阳不好意思的摸着后脑勺笑。

人家拜师都要给拜师礼,他们这边却可以收师傅的礼,这简直了……

壮劳力全数归来。

还有更多的农田没有收拾出来。

队里农田不多,但是陆陆续续合计起来接近两百亩——这农田不算少,但奈何王家人口更多,平均下来一人也就是二分地!

所以如果种麦子种水稻种玉米那没有多少收获,想要让队里人填饱肚子那是妄想!

主要是队里不光土地少还很贫瘠,大多是沙田,种红薯可以丰收,种蔬菜也能生长,可种其他主粮就不够看了。

今年红薯种的多,足足种了五十多亩,如果一亩地能产红薯八千斤,那合计起来可是四十万斤!

盛大贵听着门下大弟子的絮絮叨叨,不但不感到烦,反而觉得很顺耳、听了很开心。

这才是生活!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王东阳跟着走过来,这是队里给他选的二弟子,魁梧有力,也属于队里比较有文化的人。

相比王东峰的跳脱,王东阳沉稳一些,说道:“师傅,明天早上去我家吃饭,我今天刚磨的玉米面,明天早上吃玉米红薯粥,撒上几粒糖精可好吃了。”

可是跟生产队的生活没法比!

这生产队里太热闹、社员们之间相处太融洽了!

特别是今天臧建设还给王忆来送猪!

于是前面是外出放鸡放鸭子的绿眉毛船归来,有养鸡养鸭的社员赶着鸡鸭下码头让公鸡领队回家。

然后又有机动船靠上,一头头大肥猪被赶了下来!

今天下午轻劳力、半劳力和弱劳力们一起上手,可也只忙活了不到二十亩地,后面两天还得忙活着出地瓜。

夕阳西下,日光沉沉。

海面再次被照耀成金黄色,浪花翻涌中,渔船摇橹归来,如同是在金水中滑翔着归来。

丰收的喜悦感染着下午参加出地瓜的社员,等到强劳力们回来,他们立马上去分享这一份喜悦之情。

盛大贵坐在轮椅上遥望着这一幕,他看到的是社员们欢喜的笑容、听到的是社员们开心的笑声。

这几乎可以说是当代第一汉奸了,满门忠烈的柳家父女还只是想捞国人的钱,这老不死的是想要害国人的命!

粮食这东西的重要性只有缺过粮的才清楚,这年头的老百姓才清楚,因为他们就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

他们把王忆扛起来往前传,王忆直接被人这么扛着扔着带了回去,秋渭水在后面看的眼睛里、脸上都是笑意。

其他农田里的红薯也有收拾出来的,今晚要加班了。

红薯在农田里不能久放,以后容易坏,要赶紧抢出来送到山上晾一晾,然后就要收入冷库中。

有海风和煦的吹,有狗子摇摆尾巴四处乱窜,还有倦鸟穿透橙红的霞光回归山林……

这是在城里楼房中不可能有的场景。

人老了最怕孤独。

盛大贵平日里有满山花陪伴也有左邻右舍下班后能说几句话,所以觉得日子还挺好。

毕竟他现在有轮椅了,能出去门口了,相比前几年这日子已经算是天堂一般。

394.王老师飞起来(再求月抛哈) (第2/3页)

有粮、心里不慌’、‘金仓银仓不如粮满仓’就是这个道理。

粮食安全必须得抓在自己手里,那三年困难时期有钱有粮票又怎么样?同胞之间都互相买不到粮食,放到国际层面,如果某一个国家缺粮了,他能简简单单的掏钱就买到足够粮食吗?

小国还行,有多个粮食商可以选。可大国一旦缺粮那就是人道主义灾难,到时候人家跨国粮商会联合起来收拾你!

所以,某个姓茅的老不死还得拉出来挨打,竟然鼓吹中国放弃粮食安全,把粮袋子交给外国人!

阅读我在1982有个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