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清不对劲

〖这个大清不对劲〗

278 帝国覆灭前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所以,知道防御下去注定失败的西瓦尔皇帝,在此之前一直在试图反攻,通过吃掉白熊联邦共和国的主力,来扼制对方的攻势。

反正早死晚死对西瓦尔皇帝来说都一样,不如为了那缥缈的希望拼一把,如果能通过拼命打出来一个和平,那可就起死回生了!

只可惜,白熊联邦共和国对雅利安帝国的仇恨太深刻了,哪怕经常受挫,损失的部队数以百万计,仍然坚定不移的要求灭亡雅利安帝国。

不光是要杀死西瓦尔这个皇帝,白熊联邦共和国还要推翻雅利安帝国的帝制,将他们整个政治体制都摧毁重建,塑造一个民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争初期雅利安帝国还可以通过战争前的积累拼一波,随着战争时间不断拉长,雅利安帝国储备的战争资源早就消耗殆尽。

欧罗巴大陆虽然是这个2号世界工业核心地带,但工业原材料却不会凭空出现。

结果就是,战争打得越久,雅利安帝国的工业原材料缺口越大。

直接体现在战场上的就是,雅利安帝国的坦克产量变少了,火炮变少了,连重炮的弹药补给都没办法敞开了轰。

最要命的是,战机数量供应不上,制空权渐渐被走数量路线的大西洋同盟和白熊联邦共和国夺取。

更何况,随着雅利安帝国的精锐部队损失越来越多,敌军中磨练出来的老兵比例越来越高,这种优势战损比正在被快速抹平。

到了今天,已经有集团军规模的雅利安帝国部队被全歼的案例!

别说是帝国高层,即便是帝国基层都有人对战争的态势变得悲观。

比起军事上失利更可怕的是,人心上的堕落。

那一次次对西瓦尔皇帝的刺杀,就是铁证。

夺取制空权的大西洋同盟和白熊联邦共和国,又开始反复轰炸雅利安帝国的机场机库飞机生产线等等,导致雅利安帝国的飞机生产数量进一步下滑,走入恶性循环。

到了如今的战局,东线战场已经看不到多少架雅利安帝国的飞机升空了。

而且,由于高卢战区中,防空步兵车让大西洋同盟的空军损失惨重,大西洋同盟的空军干脆越过高卢战区,将空军力量用在支援东线,和进一步摧毁雅利安帝国本土工业能力上面。

这无疑让本就岌岌可危的雅利安帝国工业基础雪上加霜。

可以说,就算战局这么维持下去,雅利安帝国也会自行崩塌。

白熊联邦共和国的翻盘,并不是因为几场战役的胜利扭转的,而是长时间的国力人力资源的对拼消耗,生生把雅利安帝国拖垮的。

雅利安帝国不光是人力资源消耗厉害,还有工业原材料的匮乏。

开战以来,大西洋同盟就一直对雅利安帝国进行封锁,海外的原材料就算是走私都运不过来。

毕竟,雅利安帝国的海军是硬伤,只能依靠无限制潜艇战跟大西洋同盟对抗。

所以,雅利安帝国只能利用欧罗巴大陆一隅之地的资源,跟拥有全世界的大西洋同盟和白熊联邦共和国对抗。

原本的西瓦尔皇帝不是看不见这一幕,只是他无法接受自己即将覆灭的事实。

如果战争的失败,是敌人的指挥能力出色,西瓦尔皇帝还不至于如此不甘。

但偏偏不是这个原因,即便是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雅利安帝国的军队也经常打出优势战损比来,敌人的损失远超己方!

然而,敌人损失一辆坦克,可以补充十辆,一架飞机被击落,用不了多久天空中就会出现数倍乃至十几倍的飞机!

如此可怕的国力碾压下,雅利安帝国的陆军打出再多的优势战损比又能如何?

278 帝国覆灭前兆 (第2/3页)

而雅利安帝国国防军中优质老兵的大批量折损,不得不将征兵的范围一扩再扩。

上到50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少年,都被纳入征兵范围之内。

可想而知,国防军的质量下降得有多么厉害……

正是雅利安帝国整体军事力量的下降,才导致整个战场出现了转折点。

阅读这个大清不对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