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名士

〖红楼大名士〗

第0105章 迎亲,薛宝钗过门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期间薛宝钗哭哭啼啼自然不用多说,薛蟠也收敛笑容,眼框红通通的。

回去的队伍更加热闹,数不胜数的陪嫁,直把路人看得啧啧称奇。

归途是走的另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

如果路上碰到庙、井、祠、坟、大石和大树等,都要张毡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

娶亲的花轿及仪仗回到贾芸家门前时,他家亦照例大门紧闭,说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

夜幕降临,宾客俱散。

贾芸迈着轻松的步伐来到卧房门口,内心说不出来的火热。

推门进去,房里大红大喜,莺儿和香菱一左一右在门后侍立,面带笑意。

臂粗的红烛熊熊燃烧,将房间照的通亮。

薛宝钗安静的坐在床沿上,两侧各站着两名身着红裙的丫鬟。

贾芸打量了四个丫鬟一眼,只觉她们环肥燕瘦,千娇百媚,一个比一个漂亮。

“宝钗有心了。”贾芸心道,觉得薛宝钗实在太体贴了。

这时,莺儿上前递来一杆喜秤,贾芸接过去后,挑起薛宝钗头上的红盖头,露出一张美艳绝伦的鹅蛋脸。

烛光下,薛宝钗盛着红妆,明眸皓齿,秋波流转,绰约多姿,丰韵娉婷。

见贾芸眼神呆直的看着自己,薛宝钗双颊脂红,轻咬着唇,双手绕着手指,十分紧张。

两人虽说以前常常亲近,但今天却不相同。

过了今夜,她便是贾家的人了,以后别人说她,也会贯以贾薛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房……”

……

卜氏高座,堂上有族老观礼,贾芸带着薛蟠钗来到堂中肃立等候,门外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新郎新娘就位。”

“新郎新娘进香。”

“跪,献香。”

“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这个仪式,称为“亮轿”,目的是告诉大家要办喜事了。

贾芸簪花披红,打扮的分外喜庆,听到鞭炮声后,先去祭拜了父亲,又向卜氏磕了头,才起身来到门口。

这时贾玮递给贾芸一盏油灯,让贾芸去花轿内照几下,这叫“照轿”,有驱鬼祈福之意。

照轿之后,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走到轿里坐下,这叫“压轿”,同时还要在轿中放一个“旺盆”,预祝新人日后生活兴旺。

经过一系列繁锁的仪式后,贾芸骑着高头大马同迎亲队伍直奔薛家。

前来送亲的薛蟠被日头晒的满头大汗,不由小声嘀咕道:“我以后成亲,一定要选在冬天举行婚礼。”

贾芸笑道:“别着急,很快门就开了。”

街上十分喧闹,一群小孩儿围着花轿嬉笑追逐,被大人撵走。

约莫过了一盏茶时间,大门打开,花轿抬进宅子,要先过火盆,薛蟠和前来送亲的人随着花轿进入庭院休息,自有酒筵相款待。

堂屋中。

两人说着话,自有人将贾芸刚念的诗抄了送到薛宝钗那儿。

这会儿大门是不急着开的,拦门到了一定的时间,男方才能进门。

过了一会儿后,大门被打开,贾芸跟着薛蟠进了薛宅。

带来的礼物自有贾玮去负责交接,贾芸则跟着薛蟠去见薛家的那些亲朋好友,见完之后,就先坐下吃饭。

吃饱喝足,待到吉时,薛蟠去了内宅,带着薛宝钗上香拜祭薛氏先祖,拜别薛王氏,然后为薛宝钗披上盖头,并将她背到门口花轿前,送上花轿。

锣鼓声响震天,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吹吹打打,鞭炮噼里啪啦响上不停,吸引了许多街上过路的行人围观。

贾芸骑在马上拱手向路人行礼,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很快,迎亲队伍就到了薛家门口。

贾芸翻身下马,一个男童上前,手持茶盘望着他。

贾芸将一袋红包放在茶盘上,男童欢天喜地退下。

迎娶一般用车,马或轿,南方也有用船的。

迎亲之日,“望娘盘”担先行。

望娘盘必有一只鹅,鹅缘出古时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

因雁的配偶终身专一,象征婚姻坚贞和谐,后世以鹅代雁。

迎亲用的轿子是薛家昨天送来的,早上被轿夫抬到门口,贾玮这个大总管亲自点了鞭炮。

薛家大门紧闭,这叫拦门。

这时薛蟠上前,笑道:“芸哥儿,快做首能让我感动的诗听听!”

“呵!”贾芸笑了笑,沉吟片刻,朗声道:“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

薛蟠一脸迷糊道:“这是说的什么意思?”

“夸赞宝钗漂亮的意思。”贾芸也没细说,说了薛蟠也不懂。

第0105章 迎亲,薛宝钗过门 (第1/3页)

五月十八,是贾芸迎亲的日子。

迎亲,又叫“迎娶”、“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是六礼中的第六礼。

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

有些地方是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具体仪式因地区而异。

阅读红楼大名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