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时代

〖我的科学时代〗

第三百零六章 月中冲产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林婉笑着点头,举起右手。

“啪!”两只右手互相拍击,致以最真挚的祝福。

高炉装料持续进行,一个小时后,厂长马田和红军战士到了生理极限,不得不换人继续装送原料。

总共一万一千斤的铁矿石和焦炭,前前后后耗费两个小时的时间。

待所有原料装完,进料口关闭。

此刻,全场瞩目。

待第一组铸工队准备就绪,一名老工人来到高炉下方出铁口位置,用钢钎捅开泥封,转瞬,犹如岩浆般的橘红色铁水顿时涌出,进入所有人视线,顺着沟槽流淌落入下方坩埚之中。

“啪啪啪!”看着橘红色的铁水流入坩埚,现场众人纷纷鼓掌,不约而同送上掌声。

毫无疑问,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象征着根据地再次恢复生铁生产能力。

没多久,第一锅铁水装满,四名铸工小心翼翼抬着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的铁水离开高炉,往浇注区而去,第二组铸工队顺势接上,尽量不浪费任何一滴铁水。

来到浇注区,第一组铸工挑出漂浮于表面的炉渣,而后站在一旁的厂长马田,按照事先安排将一份粉末状硅铁丢入坩埚铁水之中,进行孕育处理,制造人工晶核。

这是经过余华精确计算的标准比例,尽管马田不知道为什么要放入硅铁,但他还是执行了命令。

经过搅拌,微观世界中,高温铁水内部在硅铁作用下出现反应,产生细微人工晶核,析出石墨。

添加好孕育剂,厂长马田退到安全距离外,第一组四名铸工倾斜坩埚嘴,对准芯棒砂模进水口,倒出铁水。

“吱!”火红色铁水就像是水龙头般,源源不断流入芯棒砂模内,霎时间,砂模传出仿佛油炸般的声音,内部冒出火焰。

幸运的是,没有发生爆炸现象。

第一个芯棒砂模浇注完毕,随即浇注第二个,两根芯棒并不重,加起来也就四十多公斤,第一锅余下一百公斤左右铁水便用来浇注轧辊砂模。

四个轧辊砂模属于铁水需求大户,总共需要八百多公斤铁水。

在所有人注视之下,四个铸工小组往复作业,不断将添加硅铁的滚烫铁水,浇注到轧辊砂模之中。

二十余分钟后,所有轧辊砂模浇筑完毕,接下来便是冶炼灰口铸铁最重要的冷却凝固阶段。

要得到灰口铸铁,一是孕育剂,二是冷却时间,冷却凝固阶段温度不能下降过快,否则石墨无法析出。

如果有必要的话,则需将铸件取出砂模,放入温度500摄氏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赶在柳树沟铁厂第一座高炉出铁水之前,四根轧辊和两根六十毫米芯棒的砂模成功搞定,运送到高炉面前,等待铁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铁厂高炉周围的人群越来越多,陈康,最高科技组,军工局一众部门负责人,各大工厂负责人,还有闻讯而来的刘将军等人,阵仗不可谓不大。

这是根据地第一炉铁水,意义重大,所有人只为见证。

深夜十点半,到了正式出铁水的时刻。

高炉下方,四名工人如同抬轿子般抬着一个能装150公斤铁水的坩埚来到出铁口等待,后面还有三组这样的队伍。

待冶炼过程进行到三分之一时,警卫员小李和两名战士赶了过来,携带刚刚冶炼而成的硅铁孕育剂。

紧接着,庄教授一行人的身影也相继出现,胡志刚抱着圆柱状的轧辊标准模具,赵章成抱着犹如炮管般的六十毫米芯棒标准模具,模具材质均采用榆木料,省时省力。

模具和硅铁就位,一切准备就绪。

铁厂翻砂车间的熟练工人,以最快速度制作轧辊与芯棒的砂模,这些熟练工人全是来自于长征之前的兵工厂工人队伍,以前在民国各大工厂待过,技艺娴熟,经验老道。

他们虽然不懂什么机械原理和数学计算,但一线实践经验极其丰富,翻砂倒模可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要是搁日本,高低一个翻砂仙人。

整台二棍斜轧机由一台大功率直流电机带动,经过传动系统放大扭矩,施加最大轧制力达到300KN。

敲定设计方案,庄前鼎在兵工科长胡志刚和赵章成陪同下火速赶往兵工厂,准备利用兵工厂的普车开模。

余华则留在铁厂这边,见证陕甘宁边区第一座高炉正式开炉炼铁。

……

高炉左右两侧的进料口位置处,搭建扶梯,先前的厂长马田和一名红军战士提着满满当当的木桶,一个木桶装有如同玻璃珠般大小的烧结铁矿,另外一个则是焦炭,依次有序倒入如漏斗状的进料口。

布置于高炉下方的大功率鼓风机全力运转,作为主热源的焦炭剧烈燃烧,释放高额热量,使得高炉内部温度迅速提升到一千四百五十摄氏度左右,已然处于软化状态的铁矿石在高温和石灰石反应下渐渐熔化,形成橘红色的铁水,表面逐渐漂浮一层液体炉渣。

整个高炉内部反应过程非常复杂。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越来越多的铁矿石熔化为铁水,于高炉下方形成熔池。

高炉外面,蕴含各种物质的有害废气从顶端排烟口不断冒出,飘向湛蓝天空,污染周边空气,立于安全距离之外的余华,闻着这股来自于钢铁工业的气味,顿觉心旷神怡。

这个味道,很正。

超高的输送效率,极致简单的原理结构,单论输送物料,传送带设备完全吊打火车和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

“的确,人力装料费时费力,不过我对于传送带设备了解不多,暂时只能给你打打下手,实践学习。”林婉听到这番话,点了点头,表示支持,她知道传送带设备的重要性,不过受限于学业水平和知识储备的缘故,对于传送带的机械结构和原理并不是特别了解,无法为余华分担研发工作。

当然,打下手和帮忙还是没问题的,好说歹说她也是考上北大的高材生。

“能打下手就够了,加油,瑾瑜。”余华闻言,微微一笑,伸出右手。

“加油,余华。”

进料口处热气腾腾,细微煤粉和柴油剧烈燃烧,而后在鼓风机作用下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热量,引燃焦炭和烧结矿。

一桶接着一桶,厂长马田和战士犹如不知疲倦的机械般,将一桶桶原料倒入高炉内。

别的不说,传送带必须马上点出来。——余华看着高炉装料过程,扶梯上的厂长马田和战士已经累得不行,轻轻叹了一口气。

整个人工装料过程缓慢且费力,效率极低。

两吨生铁,按照土法高炉的冶炼水平,至少需要四吨半烧结矿和一吨焦炭,这些冶炼原料全靠人力投入高炉,得花多少时间?

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自己制造二棍斜轧机,制作这种生产无缝钢管的核心设备!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暂时没有去兵工厂的必要,一行人很快赶到铁厂翻砂车间,接下来庄前鼎和余华快速构建二棍斜轧机的设计图纸,初步确定轧辊和芯棒的尺寸形状。

芯棒直径60毫米,长1米,圆柱体,理论重量二十一公斤。

轧辊直径180毫米,长1米,圆柱体,理论重量一百九十公斤。

这是一台净重约五百公斤的二棍斜轧机,没有平整的外壳包装,没有电子设备,没有各种精密测量仪器和控制系统,只有两根轧辊和芯棒构成的机械结构,极其简单。

“怎么了?”察觉到余华的异样,拿着笔记本和铅笔记录信息的林婉,转过头来,关切道。

“我们应该尽快制造传送带设备,要不然,光靠人力是干不了大事的。”余华双眼凝望着汗如雨下的马田厂长和红军战士,轻声说道。

他很佩服打头阵亲自装料的厂长马田,但就人力装料的效率和时间而言,远远比不过机械的力量。

小书亭app

传送带,一种系统性高度自动化输送物料的机械设备,别看平平无奇,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现代工业之所以能如此之发达,传送带设备至少要占三分功劳。

第三百零六章 月中冲产量! (第1/3页)

此次前来柳树沟,主要是为了解决兵工厂迫击炮项目的无缝钢管问题,他原本就准备搞一台斜轧机,而余华提出的想法与他可谓是不谋而合。

“有,有……庄教授,我带你们去,请跟我来。”赵书立马反应过来,意识到此刻意味着什么,整个人有些语无伦次,透出激动之意,连忙回答。

不止赵书如此,科长胡志刚和赵章成内心同样激动难耐,毕竟二棍斜轧机造出来就是为了生产迫击炮。

但这不是重点。

阅读我的科学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