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仙逆

〖凡仙逆〗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坐而论道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而走极端的结果,要么是被人逼的,要么是逼人的。在你死我活的背后,都是由于那些伪君子、烂好人、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乡愿们的自私。是为人心人性之恶劣。

“所以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服人而非兼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不逃避责任和义务,在微妙中确定常理,在不确定把握确定,这个就是中庸之德秉持的天命。”

三为:中用、有用之意。简单的说法就是各司其职,做一个有用之人。

“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庸讲究寻求一个中和的而非极端偏向一方的目标和道路。

“正所谓“无适也无莫也”。没有什么事预先设定可行的,也没有什么是预先设定不可行的。而是在每一个际遇关键节点做出最平衡的选择。喜怒哀乐发而皆中结,圣之时者也,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坐而论道一 (第3/3页)

人以及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人,也就是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而真正的中庸之道首先要抵制去除的就是那种乡愿之人。

“中庸之道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正所谓不偏不倚,扣其两端,执中而用之。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一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二为: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只有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才能得以长存,人的健康才能得以保障。

阅读凡仙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