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仙逆

〖凡仙逆〗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坐而论道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枫看着阳明先生,举起酒碗道:“找到本来的自己,就是修行的意义。说得好。虽然有很多我不敢苟同之处,但是那才有多来几次和兄长把酒论道的价值。”

叶枫其实已经说的很委婉了,首先最大的问题,就是阳明先生有一件事就搞错了,那就是人的大脑认知其实就是理性,而心是感性。而人是理性和感性的混合体,二者既斗争又相互结合。但是阳明先生却把二者合二为一,都算在心那里了。所以他才会说出“抛弃大脑的认知”、“智慧就藏在你的本来心里”这种话

其次,如果你真的抛弃大脑的认知,只靠一颗心去认知世界,那时候你的心若是真正的如如不动,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认识到那是痛苦,更别说受到这些痛苦的影响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能识别外物环境的,那自然是由外物在你脑中产生的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坐而论道二 (第2/3页)

君王的快乐。因为开悟者能破心中虚妄,明心见性,真切的体会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心如明镜,如如不动。来什么就见什么,事后心立马放空,不留一丝尘埃。即便是受到痛苦,内心也能保持如如不动。只是用自性的智慧去处理这件事,而心完全不受这些痛苦的影响。自然也就没有痛苦,就好像有人无缘无故挑衅你,你肯定会生气。但是开悟的人所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他知道那只是一个被习气操控受尽苦难,用暴戾掩饰内心弱小的可怜人,那么不仅不会生气,还会生出慈悲心。因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很幸福很快乐,他不可能无缘无故去伤害别人。这个就是破虚相,直达实相,开悟者所看待食物不看其果,只看其因,当你知道问题背后的终极本质,就不会被外相所干扰

“所以释迦摩尼说过,本自具足,众生皆具如来智慧。而这个智慧就藏在你的本来心里。只有通过不断内求和觉察。抛弃大脑的认知,用心去感受,才能找到那个真正具有灵性的我

“找到本来的自己,就是修行的意义。”

阅读凡仙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