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大明嫡子〗

第五百零一章 开始读书的蓝玉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自古,天下大乱,百姓生变,为流民、乱民、义军,然天下大势却总非百姓所得。

古往今来,唯我大明,得国之正,无可争议!

自古以来,唯我大明,天命所在,起于黎庶!

我大明今朝开洪武新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良策频出。中枢一心,政通人和,所偶有动荡,却亦有明君良臣平镇。

今日殿下以国祚几何长,问奏于臣下,臣无知也,却明晓,国祚皆系于黎庶之身。」

根本上的,他们只是在那乱世之中,被动的被裹挟进了大争场上的。

到最后,天下还是那个天下,百姓还是那些百姓。

只不过是最高的那个位子上,换了一个姓氏罢了。

再经过几十几百年的时间,天下又将会在经历一次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桌边六人也无忌口,未曾用太丘驿剥好的蒜头,而是取了带着蒜皮的大蒜,各自剥下蒜皮,就着面条送入嘴中。

整个官道上,所有捧着面碗的人都是如此吃,只是桌上却显得安静了一些,不曾有官兵们那等吸熘吸熘发出的响声。

上千人汇聚在一起吸熘面条的声势,倒也是颇为壮观。

朱允熥吃完面,压了一口面汤。

又从手边的一只布袋子里取出一片甘草送入嘴里,慢慢的咀嚼起来。

有一句话,高仰止压在心头,并没有说出口。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自古,天下兴旺,王超更替,一个个盛世王朝破灭,一个个新的王朝诞生。

然而让人悲悯的是,所有的书本上,都将那些黎庶百姓形容成了最先承受不住王朝末期种种压迫,而不得不掀起起义,将整个天下拖入乱世之中的原因。

可是谁又会去提,最终那个新的王朝,却不是这些黎庶建立起来的。

高仰止迟疑了片刻,脸上带着一抹笑容:「微臣无能,不通天玄,殿下之问,恕难解答。然,微臣知晓,百姓在,则国家在。

凡中原数千年,历朝无不是兴于乱世之中,又毁于乱世之下。

每逢乱世,百姓飘零,随波逐流,大势裹挟。

民乱乃借口,民变亦掩饰。

汉高祖以亭长身,结地方缙绅豪族。晋起门阀,司马而传。隋乃柱国,关陇军功世家。唐承于隋,并八柱国之一。宋皇执兵马,黄袍加身。

这玩意素有国老之称,众药之王。有温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却又因其味甘、平,可治咽喉肿痛,拔除口气的作用,而被人们时常使用。

嘴里的甘草散发出甘甜的味道,压住蒜头面条带来的那股子独有的气味。

朱允熥微微眯眼:「凉国公奏报,算上时间,便是今日至永城县了。」

高仰止刚刚吃完面,抹了嘴,手掌贴着桌面从太孙的布袋子里顺走一片甘草送进嘴里,咀嚼了两下才开口道:「大将军奏请前来,以大将军所在的路程和行军速度,便是今日到永城县。」

「那就等等他,莫要孤这位舅姥爷跑空了地方。」

人太多,太丘驿凑不出可以供上千人用餐使用的上百张桌子。

有官身的人方才能得一把凳子。

品级足够的人,才能将面碗放在桌子上,姿态从容的就着蒜头吃面。

高仰止、白玉秀、孙成、牛大富、田麦五人,得以与皇太孙殿下同处一张桌子。

桌上,六只硕大的面碗盛满了面条,几块卤大肉压在面条上,散发着食物独有的诱人香味。

朱允熥澹澹一笑,起身走向官道对面的一座凉亭里。

这凉亭应当是太丘驿为那位相见或离别的人们准备的。

朱允熥凭栏眺望愿望已经枯黄的河南平原,回想着今岁河南道一地秋赋总额的具体数目。

高仰止跟随其后进来凉亭,忘了一眼前方已经完成收割的沃野,轻声道:「殿下是在想新政的事情?」

「高春风,你以为大明能有多长的国祚?」朱允熥忽的幽幽开口,问出了一个没有人敢回答的问题。

第五百零一章 开始读书的蓝玉 (第1/3页)

河南道。

归德府永城县。

城外官道上的太丘驿,一早就引来了上千人的队伍。朝廷的钦差官牌在天不亮的时候,就已经将太丘驿所有人唤醒。

等到天光放亮,一碗碗的肉汤面条配着剥好的蒜头,就被感到的皇太孙北巡官员、官兵捧在了手上。

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