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大明嫡子〗

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王府责无旁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朝廷大规模调动兵马,是完全不可能瞒得住的。

中原不是关外草原,数万人撒出去,在那茫茫无边的草原上,就如同是砂砾入河流,让人寻不到。

“太孙会如何决断?”

全宁侯孙恪低声念道着。

他们都是久处边疆的老将,常年在外,难得一年里偶尔那么一段时间才会奉召回京,这几年朱允熥在朝廷里闯出来的名声,传到这千里之外的九边,早就变得模湖起来。

似乎是老爷子将家里的兄弟们都召回京师的那次宗室家宴。

在一众兄弟里面,太子兄长是最受兄弟们敬重和信服的。作为大明皇室二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眉头皱起。

他知道山西道的事情,虽然他只是大明藩王,只有在朝廷有旨意的时候,才能统御除了燕王府三护卫以外的边军。

但不代表,他对北平乃至于河北道所发生的事情不清楚。

张志远这时候又道:“太孙行在行文真定府、保定府,卫所兵马向西控扼山西道。仅此一事,便足以说明太孙殿下要对山西道动手了。

一旦山西道那边动了兵事,朝廷为了稳定九边,防备关外元贼南下,必然会暂时停下北征一事。

北上运河,跨直隶、山东、河北,数千里的路途,一篇千字文到了这里最后也只剩下一句总结的话来。

皇太孙不再过往,颇为神勇英武。

这是如今九边上下对当朝皇太孙朱允熥的认知。

当然,边军对朱允熥最大的了解就是,朝廷如今施行的军功爵之法,就是这位年轻的皇太孙一力推动的。

朱棣在沉眉回想着最后一次和那位年轻的侄儿见面的场景。

傅友德则是在一旁,颇有深意道:“太孙殿下大举调动地方兵马,山西道难道不知?老臣对此,颇为疑惑。”

长城上的风雪忽的大了起来。

寒风刺骨,冰雪顺着人们后背衣领,滑落进身体里被体温融化,让人不禁周身发寒。

朱棣将视线从北方大漠收回,转身看向西南侧山西道方向。

“或许山西道境内贼子并非不知,而是也在做局……”

唯有关内安宁,乱子不会波及九边,等到那个时候,朝廷才会重开北征一事。

末将才疏学浅,但想来朝廷眼下筹措与瓦剌部议和互市一事,为的也是稳定西北局面,不让九边出现两面作战的情况。”

宋国公冯胜哼哼道:“山西道能出多大的乱子。晋王藩国太原,这些年老夫也时常在晋王麾下领兵北征,有晋王在山西道,就不会出什么大乱子。”

“不!”

朱棣这时候眼中已经生出凝重,看向冯胜:“熥哥儿从来不打没准备的仗。就算当初在交趾道,他登城一事在朝中有所诟病,但那也是他有把握才做的事情。

张志远却是默不作声。

他不知道皇帝陛下会怎么想,但是唐可可从暗卫那边来的消息,却都是最新的。

朱棣脸上闪过一丝意外,有鉴于张志远在军略上的出色表现,他不由开口道:“志远为何有此一说?”

“山西道。”

张志远只是静静开口回了一句。

这一次熥哥儿调真定府、保定府西进。想来……大同和山西道两侧也有教令行文。而熥哥儿眼下大抵是在河南道,那边有蓝玉和沐英他们,另有新任河南都指挥使于马,都是熟手的人。”

冯胜一听燕王此番推断解释,也终于是明白了过来。

他先前不知,只是因为今年一直驻守宣府镇这边,对河南道和山西道的情况不曾了解。

但身为大明开国功勋,因功封公,冯胜在军略之上的谋断自是百万明军之中的魁首。

他当即目光忧虑道:“太孙殿下若当真如此大费周章,只能说明山西道的境况很可能远超老臣的设想……”

第五百三十七章 燕王府责无旁贷 (第2/3页)

不一定会有再行北征的意思。”

说完之后,他看了一眼朱棣身边的功勋老将们。

人们的脸上自然是露出了一丝狐疑。

你张志远打仗是厉害的,是个狠角色。但朝廷的事情,你还能这么清楚,说的就像是你能猜到皇帝的心思一样。

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