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大明嫡子〗

第六百八十一章 革新岂能不流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大明的革新之争,不能不流血。

唯有流血,才能让人们记住,反对者会有怎样的结果。

“革新岂能不流血?”

朱标嘴里低声念叨着朱济熺对方孝孺说的话,不禁又笑了笑。

他想到了朱济熺的年纪,也该在京中让其做些事情了。

宫女们很快就退下了,连手头上的活都没有放好。

宫里头这两年对秦王爷的私评,可是吓人的很。谁都说,秦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标被这张丑脸吓了一下,不由的往后缩了缩。

“你怎么回来了?”

按照议程,朱樉这个时候该是在襄阳府、汉中府、西安府一带办差才是,不该在京中挡在自己眼前的。

朱樉有些烦闷,瞅着前头咿咿呀呀的一大帮娘娘、娃娃,撇头看向近前的两名宫女,皱眉挥了挥手。

“都下去!都下去!本王要和太子说话。”

最后抬起头,看向太子老哥:“对了,最后那句是熺哥儿说的,可不是我说的。我就觉得,整天打打杀杀的不好,都去想着法弄些吃的不好嘛……”

小屁孩有些懵懂,眼珠子却是转个不停,在宫苑里搜寻着新的食物。

朱标则是微微发笑,伸手拍在朱桱的脑袋上。

“去吧,娘娘们那边有今早刚从宫外采买回来的糕点,你去吃些。”

朱桱立马满脸笑容,正要撒开腿,却被朱标一把拧住后脖子。

想到这。

朱标眼前的视线又被一张黑黝黝布满幽怨的大脸挡住。

是老二朱樉。

朱樉此刻正穿着一身常服,上面有些尘土,似乎是刚从外面回来。

脸上的幽怨,似乎都能发出声音来。

如今,很多当时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但自己却快乐不起来了。

国家越来越好,百姓越来越富足,可问题也越来越多,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老三家的熺哥儿说的不错。

自古革新,多有斡旋,致使革制多以失败告终。

朱标瞪了小二十三一眼,叮嘱道:“吃饱喝足了,就帮着娘娘们带一带你那帮侄孙、侄孙女,小二十三虽然还没长大,但也是长辈了,要有长辈的稳重。”

“嗯!”

朱桱瞪大双眼,重重的点着头。

这时候,他也不撒开腿就跑了。而是双手插在腰带上,昂首挺胸,迈着先生和老哥他们那些人才会用的四方官步,走的是四平八稳。

瞧着小家伙有模有样的,朱标心中不由感叹了一声。

最后鼓囊着嘴巴,嗡嗡道:“先生今天说要守序,做事要以礼法为先,施政不可偏执,当怀仁义,国中多王道而少霸道。

熺哥儿当时就反驳先生了,他说自古施政,若是一直循规蹈矩,不过是重蹈覆辙罢了。他若为政一方,必当效法今朝洪武新政,推行利民之政,革除弊端。”

朱标点点头:“先生教你们,必然是要讲就仁义之道,这是先生的本分。熺哥儿那般说,更是无错,想来他是实实在在看过朝政抄本的。方先生平日里也不是太过苛刻之人,怎么今日就单独罚熺哥儿了?”

朱桱撇撇嘴:“因为熺哥儿后来还说,自古革新多斡旋,所以才多以失败告终。他就对先生说,要是他施行革新的话,必然要以重典,先杀几个挑头的,再震慑附和的。革命嘛,岂能不流血?”

小二十三嘀嘀咕咕的解释着。

他有些想起二十年前。

那时候自家兄弟们都还没有长大,一个个都还在京中学习,或者是在凤阳老家忆苦思甜。

那时候的朝堂,远不如现在这般政通人和,国家刚刚创立,更是百业待兴,民生要做,吏治也要办,处处艰难。

可那时候却很快乐。

总觉得,总有一天大明朝的问题,都能够解决。

第六百八十一章 革新岂能不流血 (第2/3页)

老三家的那个朱济熺?

按照朱标的了解,老三家的世子平日里最是端正得体,行事也颇是儒雅。

朱标不由疑惑道:“他今天怎么惹着方先生不快了?”

朱桱这时候早就已经悄悄伸手,想要去拿老哥吃的东西,听到老哥发问,赶忙将拿到手的吃食塞进嘴里。

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