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大明嫡子〗

第七百二十七章 让世界屋脊变成后花园里的一座假山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至于说军中所需的火铳。

大都督府那边自然会和工部、将作监敲定细节的。

明军更大批量的换装火器,已经不是一个争议的问题,而是一个必然要做的事情。

等朱允熥离开将作监在应天外城的试验厂,自朝阳门回到内城。

就发现了城中的不一样。

从天下和百姓出发,一切有用的、先进的、未有的、已有的,都是值得分析、改进和利用的。

孙青书不在朝中为官,但因为书报局和文报的存在,在朝中和民间却有着不俗的身份和地位。

他站在路边,看着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这两年心学也有所改进。

在理论之下,还增加了不少实践的东西。

总的来说,已经和原本该出现的心学思想,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如果再以心学而论的话,倒是有些偏颇了。

而今,更应该称之为新学。

至于这些条件,只要自己说可以完成任务,那么剩下的要求朝廷也自然会满足。

朱允熥笑着点点头:“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具体需要什么,只管和内阁提,便说是孤的意思。”

京师这边涉及钢铁行业的工厂,早晚是要搬迁走的。

总不能让大明朝的京师应天城,日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再也不见蓝天白云。

将重污染的产业转移走,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东城区域的各部司衙门,已然有不少人是等候在这里的。

很显然,有人先前是关注了自己去向的。

其中有户部尚书夏元吉,还有吏部文选清吏司郎中白玉秀,以及其他部司衙门的官员。

而在最前面的,却是皇城东墙根下书报局里做管事的孙青书。

他当初因为岁数大了,已经没了入仕从政的念头,便一直在书报局做着文报的事情,连带着传播心学。

大有一副,我一言而中的意思。

朱高炽默不作声。

内阁有十年计划,同样的税署也有诸多计划。

只是朱尚炳这个憨憨一直在上直亲军卫当差,所以才会不知道罢了。

而这边,让将作监为西征做准备的事情已经敲定,朱允熥便转身带着两人离去。

产业和污染,是必然存在的事情,没道理一棍子全都打死,就不做这些事情了。

但应天城却是大明朝的京师所在,于情于理也不能太过埋汰人。

反倒是如将作监火器研发厂和龙江造船厂研发室,这样的存在是需要保留,并且还要进一步扩大,留在应天城范围内的。

朱尚炳这会儿功夫,也已经摸够了那门重达三千公斤的重型火炮,悄无声的走了过来。

“要是有条铁路能从应天城直达西域就好了,便是再多的火炮也能送过去。”

张二工在经过一系列的计算之中,终于是手掌重重的拍在那张布满文字的纸张上。

他回过头,沉声道:“若是能在三个月内,将太平府矿那边的钢铁厂改进,就能为朝廷增加一条火炮生产线,这样臣就能保证在腊月之前,凑足一千门新式马拉炮,交付军中。”

还有更多的问题和要求,是张二工没有说出来的。

比如,这中间就需要增加不下三千名工人的要求,还有需要扩大太平府那边铜矿的开采量和冶炼量。

他只是计算,朝廷能不能在满足这些条件下,腊月前凑足剩下的四百余门火炮。

他只是随口嘟囔了一嘴。

朱允熥却是很赞同的点头道:“内阁已经做出了一个长达十年的计划,有关于改进京师连通边缘地区的道路问题。”

应天城地处中原以东,在计划之中,是要有三条分别连同北方、南方、西方的铁路和水泥路的。

至少是要有这三条大动脉,途径各处要紧地方。

朱尚炳颇是有些意外,默默的冲着朱高炽使了使眼色。

第七百二十七章 让世界屋脊变成后花园里的一座假山 (第2/3页)

的,最近的也就是河套地区以及青海湖一带了。

如今,大青城就坐落在河套地区的外河套,再加上一直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内河套地区,每年都为明军提供着大量的良种战马。

倒是青海湖一带,如今还不在明军手中。

那边。

阅读大明嫡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