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无太子

〖贞观无太子〗

卷三 第268章 士族反击,朝堂震荡!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很显然,这两点,房玄龄都顾虑到了。

李二点了点头,房玄龄的对策是没问题的,当下便允了。

“陛下,微臣有奏。”跟着,萧瑀也站了出来说道。

李二示意他继续。

萧瑀道:“微臣请求严查昨夜粮铺走水一事,百万石粮食毁之一炬,纵使那不是朝廷的,但也是大唐的!”

而且大唐的子民尚且没有丰衣足食,岂有余粮可贩卖他国。

还望陛下严查!”

对于马周这人,李二还是知晓的,乃是常何举荐,确有其才这才入仕。

而且此人出身贫寒,平日里最是忧虑百姓之疾苦。

当即,李二便点了点头。

这事儿其实也有意思,也就是说这话的是马周,李二知其心意。要是刚刚王侍郎他们抢在前面说这话,那李二就又得多想了。

没办法,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哪怕说同样的话,目的也不一样。

马周说这话,那就叫为国为民,王侍郎等人开口,呵呵,那必有私心。

而王侍郎等人一听,当即一喜,也是出班道:“微臣附议!商贾见利而忘义,却有不妥,微臣认为,当暂且关了商道,先清查一遍后,再决定是否重开商道。”

他比马周更狠,马周只是想为大唐留住更多的粮食,他一开口,连商道都给你断了。

但大家谁不知道,真正有门路的人,谁在乎关不关闭商道啊?

听他这么一说,李二懂了。

这把火别是你们放的!

不过李二还是有些怀疑。

百万石粮食,数万贯钱财,这些守财奴有这么大的魄力?

他说这些家伙是守财奴其实也不是张口就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刚刚要站出来的王侍郎等人,见状又缩了回去。

得到李二示意后,马周说道:“微臣请严查商贾,如今大唐商贾逐利而忘义,更有甚者将粮食运出大唐之境,贩卖他国牟取暴利,此风不可涨!此行不可鼓!

往日微臣倒也不觉其中厉害,但昨夜祝融来犯,毁我大唐百万石粮食,虽为天灾,可区区天灾,就让我长安百姓惶惶不安,究其原因,还是粮食。

虽说这两年大唐风调雨顺,但也并非是家家户户皆有余粮,岂可再放任商贾将粮食贩卖他国,真要到了国朝危难之际,又当如何应对?

毕竟,天灾难测。

李二点了点头,道:“此事便交由长安县去办。”

查肯定要查的,就算他们不说,李二也要查。

百万石粮食毁之一炬,他李二就不心疼?

萧瑀有句话说的没错,就算不是朝廷的,那也是大唐的!

“陛下,微臣有奏。”恰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此人便是未来的一代名相,马周。

但大明王廷可承受得起断粮的冲击?

王家,王侍郎痛饮三大杯,他笑了。

就算遭天谴又如何,他们该反击了,一直被李承乾牵着鼻子走的日子,他受够了!

“来人,本官要上奏!”王侍郎大喝一声,借着酒劲,洋洋洒洒千余字,挥笔而成。

这一夜,长安城无数人都在等着大火的熄灭。

“臣附议。”魏征出班道。

跟着,孔颖达也站了出来:“微臣附议。”

一想到百万石粮食毁之一炬,众人就心痛难忍。

那可是粮食啊!

能活多少人的命?

房玄龄道:“昨夜祝融来犯,烧毁了长安城最大的粮铺,老百姓人心惶惶,恐有商人借机趁势抬高粮价,造成民乱,微臣建议开常平仓以平粮价,同时从各地调粮入京。”

作为当朝仆射,房玄龄是相当合格的。

在昨夜大火初起之时,他便在思量对策。

虽然说一场大火烧掉了不少粮食,但对如今的大唐来说,百万石粮食尚且做不到伤筋动骨,要知道,就单以长安来说,一年消耗的粮食超过数百万石。

唯一值得担忧的,便是暂且的粮食短缺,会造成长安城老百姓的恐慌,毕竟大家都饿怕了……再有一个,就是得提防黑心商人趁势抬高粮价,造成民乱。

这一夜,长安城无数人都在挥笔疾书。

这一夜,长安城无数人都在担心明日的粮价……

到了天光大亮之时,大火终于被遏制住了,但也仅仅只是被遏制,并没有扑灭。

宵禁结束之后,无数人便奔着大火的方向而去,有人拿盆,有人提桶,大家都在努力的扑灭这场无妄之灾。

而今天,大朝会。

当然,这也看出了他们的急迫。

李承乾的廉价纸张和他们不明白的印刷技术,是真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他们要反击,要遏制粮食的出口,要让李承乾的大明王廷举步维艰。

相比起他们赖以生存的根,这价值数万贯的百万石粮食,烧了也就烧了。

其实对他们来说,这点儿损失真不算啥,数十家,一家也就承担个几千贯罢了,他们承受得起。

无数人的袖笼之中都揣着奏章。

昨夜一场大火,他们都有话说。

龙椅之上,李二略显困乏,昨夜他也没休息好。

“陛下,微臣有奏。”房玄龄开口道。

李二点了点头。

卷三 第268章 士族反击,朝堂震荡! (第2/3页)

能让朝堂上重视,所以他们一口气烧了百万石粮食!

这百万石粮食,价值数万贯,可他们说烧就烧了!

仅仅只是为了反击而已!

这世道是真的疯了……

阅读贞观无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