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无太子

〖贞观无太子〗

卷五 第576章 李二的无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同意,为什么不同意?”李二当即笑道,“能被下狱的,不是大奸便是大恶,留在我大唐也是遗祸大唐罢了。

刚好,王玄策此番搬着石头砸自己脚,全给他送过去就是。

朕倒要看看,这些为祸我大唐的家伙,送去大明后,他们能不能被大明所感化了。”

站在李二的立场,既然能被下狱的家伙,那定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介于无法对他们施以严刑,恐留下一个暴君的名声,这才留了他们一条狗命。

这会儿,既然大明要,那给他们就是。

想到这里,哪怕是李二也是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纵使他是皇帝又如何?很多时候也不是自己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到了他这个位置,有些时候就得更加谨慎。

别看房玄龄等人都算是忠心耿耿,那是没有触碰他们的切身利益。

一个两个人倒也还好,但这么多勋贵,如果联合一起再配合上大明,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不是不能再来一次的。

也是因为这个担心,李二倒是没有在这件事上深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禄东赞死不死的,他其实不是太在意。

虽然昨天还觉得这家伙是个可造之材,打算日后好好利用一下,可说到底,一个亡国的使节,能利用的价值也就那么多。

不过他的死,如果能让自己更多的渗透大明,那禄东赞的死就算是值得的。

至于说追究行凶者,这个他也无力。

没办法,房遗爱这些家伙身后的势力太过于庞大了,大半个长安的勋贵,加之还有大明,这还真不是他能轻易就能动的。

平日里想往大明掺沙子都不容易,这下好了,能可劲儿的往里面掺。

“如此也好。”李道宗说道,“如此一来,我大唐倒是距离海晏河清又更近了一步。”

作为刑部尚书,李道宗巴不得早点儿把人都送走,这样一来,他也能清闲一些。

当众人散去后。

李二却是笑了。

他自身就有鲜卑血统,但为什么一直以汉人正统自居?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众人闻言,正准备迎合两句的时候,李二却是话锋一转,说道:“不过大明的情况,倒也没有他说得这么严重,至少高明只要还在位,大明就翻不了天。

高明这小子,在对付异族这方面,的确走在了我们的前面。

朕依稀还记得,当初魏卿曾说过,高明在对待异族问题上,向来讲究一个公平。

不管是西突厥人还是鲜卑人、铁勒人,高明都是一视同仁。

当然,要说李二没有看明白王玄策的那点儿伎俩,那也不是。

他其实看懂了,不过他却是不在意。

还是那句话,你如果要的是普通的老百姓,李二决计不会答应。

但你如果要的是那些囚犯,嘿嘿,李二还是愿意的。

再说了,这是多好的机会啊?他岂能不加以利用?

当然,这么说肯定有夸张的成分,整个朝堂上,研究大明体制的人何止他?

不过他的确是唯一一个一直在研究这个的人。

房玄龄也是点头说道:“魏公说得没错,大明在这方面,的确比我们做得更好。”

他说的是当年拿下的薛延陀和东突厥,两相对比之下,的确没有大明的这种成果。

“那王玄策说的要将我大明的囚犯迁徙进大明这事儿,我们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温彦博有些愣神。

而且,如今大明的朝堂上,真就是百家争鸣,什么人都有,最重要的是,这些人对高明还都忠心耿耿。

至少目前来看,是如此。

所以,王玄策此番这么做,最有可能的便是为了谋刺禄东赞做的后手。”

“陛下所言甚是。”魏征闻言当即便站了出来,说道,“在大明,殿下的声望的确不是旁人能比。

而且,如今的大明,各族的百姓其实都少以各族自居,而是以大明人自居。

以他们对李二的了解,估计李二比他们都清楚,现在这般,不过是借题发挥罢了。

等李二良久不言之后,房玄龄这才说道:“陛下,大明此番想从我大唐迁徙人口过去,我等思量了许久,也不知道大明到底是何企图。”

说起这个,李二也是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这王玄策倒是个人才,按照他的说法,大明的汉人的确稀少。

自古以来,想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本身就不是一个长久之策,而他所言大明未来的隐患,也的确存在。”

在这一点上,他是不反对的,甚至相对理解。

殿下似乎是有意在将各族重新融合?

微臣听闻,这几年,各族之间通婚密切,也许再有几代人,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哪一族的人了?

到最后,估摸着就剩下大明人这个称呼了。”

对于这一点儿,魏征还是有发言权的。

这些年,可能就魏征一直在研究大明的这种体制。

卷五 第576章 李二的无力 (第2/3页)

,尤其是房玄龄这些人。

没办法,满长安,没有往日月山送人的,真就寥寥无几。

可当初他们这么做,不也是为了表忠心么?谁知道会有今天这个尴尬的局面?早知道如此,他们当初是决计不可能将自家儿子往火坑推的。

至于为大明解释,算了吧。

阅读贞观无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