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无太子

〖贞观无太子〗

卷五 第629章 李二的危机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他是真的不理解,你有去大明做帐房先生的觉悟,为什么就不能留在长安再等机会?

“别的姑且不论,就说一点。”

李二好奇道:“哪一点儿?”

“地位。”那人说道,“长安的帐房先生和大明的帐房先生,地位是截然不同的。兄台应该家世显贵,可能并不了解这一点儿。

在长安,纵使是我们寒窗十年,可一旦从事这些行当,自然也就会被人看轻贱一些。有些时候,甚至会被打上商贾的痕迹,没几个人看得起的,要不是实在没办法,真没人愿意走到那一步。

如今殿下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抛开自身前途不说,我们这些承了情的人,也该做点儿什么才是。

而且,大明最是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这些人,就算去大明做个帐房,养家糊口总是不难吧?”

“你们这是打算去大明?”李二听了半天,终于转过头出声问道。

他其实就是听到他们的言语,这才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听到李二的问话,那几人倒也没有隐瞒,纷纷点了点头。

不过大明就不一样了。

据我们所知,在大明,职业不分贵贱,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行当,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大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点了点头,李二说道:“可你们就算去日月山,真就有用武之地了?刚刚听你说,最坏的打算就是在大明做个帐房先生也能接受。

既如此,为什么不在长安找个帐房先生的行当先做着,然后等着朝廷再开科举?

像这样的人应该不少吧?”

“的确不少。”有人回道,“如今大明的礼部尚书当初就这么干过。”

“正是如此,那为何你们没有这个选择?”李二有些疑惑。

李二好奇地问道:“能坐在这里,想必都是读书人,这投奔大明,难道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兄台这话可就不对了。”有人当即反驳道,“大明虽然区别于大唐,但终归还是我汉人治下,而且殿下也是我大唐的殿下,有何不妥之处?”

李二这话他们不爱听,什么意思,当我们里通外国不成?

私心,他们肯定有,没有私心的是圣人,他们虽然尚有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但远远达不到圣人的层次。

不过李二却是没反驳这话,而是问道:“刚刚听你们说,在长安没机会?是因为科举?”

再等两年,莫说年纪,就这消耗也扛不住啊。”

“谁说不是呢?”一旁,也有人说道,“当初我见我们那边也开了一家书阁,打听了才知道,如今朝堂在各地兴办书阁,当时我还以为机会来了,和家里商量了一下,奔着长安就来了,可谁知道,一等就是这么久。

哎,我也快撑不住了,毕竟上有老下有小的,都指望着我呢,可让我就这么回去,我又不甘心……”

“谁又甘心呢?”又有人说道,“要我说,长安没机会,那就去大明试试。

殿下也是饱学之士,而且对我们这些学子而言,也是极为宽厚,不管是那纸张,还是三字经,哪一个不是造福了我们这些寒门学子?

很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在哪里。

“哎,我们这些人,要家世没家世,要门路没门路,虽不敢说满腹经纶,但也的确是寒窗十年,可无用武之地啊。”

说完,几人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人,在长安真就不在少数。

这一点儿李二其实也清楚,以前倒也还好,毕竟没有更多的选择,那个时候李二也没当回事儿,可如今一看,呵呵,大唐,已经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了。

卷五 第629章 李二的危机感 (第2/3页)

佩林兄的读书人摇头说道。

“何必那么麻烦?如今长明物流遍布天下,届时,让长明物流将家书送到日月山不就行了。

如今,大明正是吾等读书人,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错过了机会,未来再想一展抱负,怕是没机会了。”

说到这里,那人也是长叹了一口气,“哎,若是在长安有机会,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实不相瞒,我来长安两年了,等也等了两年了,可一点儿开科取仕的影子都没见着,真的等不下去了。

阅读贞观无太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